秋日公园里,妈妈带着小怡玩耍。 突然间,小怡鼻子一股暖流流出,小怡下意识用手擦了擦鼻孔,慌张地喊:“妈,鼻子有血!” 妈妈赶紧跑到小怡身边,慌慌张张地让小怡抬头。这时刚买完菜路过的大妈说:“我有纸巾赶紧塞鼻子!”一旁溜娃的宝爸说:“不介意的话,我娃水杯有水,给她额头拍点水吧。” 这些止鼻血的方法是不是似曾相识?但都靠谱吗?该如何正确处理?流鼻血可以预防吗?今天请医生妈妈给大家盘点下孩子流鼻血那些事儿。 那些“传统”的止鼻血方法靠谱吗? 由于小时候几乎都经历过流鼻血,所以成为家长的我们也“自带”一些处理方法,小时候似乎有效,可现在呢? 仰头 因为血往下流,所以改变血液流动方向成为大家认为理所当然的解决方法;但仰头其实是掩耳盗铃,血液只是倒流到喉咙里,我们表面上看不到而已,鼻血并没有真正被止住,而且血液被孩子咽下去,也会刺激胃肠道,让孩子觉得恶心、不舒服,甚至呕吐。 冰敷额头或脖子 大概是认为低温能收缩血管,于是冰敷的方法也派上用场。但事实是跟鼻出血有关的血管并不会从额头或者脖子浅表的地方走行,冰敷额头或脖子不会对引起鼻出血的血管造成影响,不但无法有效止血,反而会使得孩子额头、脖子寒冷不舒服,增加孩子的焦虑,也影响对失血量和病情的判断。 用卫生纸、棉花塞鼻子 既然流血了,堵住就好,但卫生纸和棉花本身不是绝对无菌的,塞到鼻子里面跟血液混合后容易使细菌滋生,造成感染,并且卫生纸和棉花比较软,不太容易对出血部位起到有效的、紧密的压迫作用,常常是外面看着好像暂时不出血了,实际上出血还在继续,直到把卫生纸、棉花全部浸透才被发现,反而耽误及时止血。 哪些才是有效的止血方法,我们先来了解孩子流鼻血的原因。 孩子为何流鼻血? 流鼻血最常见的部位是鼻中隔前下部的利氏区(下图画圈部分),该区域血管非常丰富,而且黏膜比较薄;而孩子更容易发生鼻出血,除了鼻粘膜更为娇嫩、菲薄以外,还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图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