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白癜风能根治吗 http://m.39.net/pf/a_4778971.html植物入药的入药部位不尽相同,《本草纲目》只有草、木、菜、果、谷之分类,而将根、茎、叶、花等具属一药之下单列。其实天性所赋,植物各部位成份不一,药性当有差异,医家乃各取本草之精华,以适病情,而相似部位,药性则多有相通之处,花类药亦是如此。花者,香色可以调神,疾苦可以备药,气芳以辟秽,质轻而灵通。且花品性平和清灵,重在调理,应用相当广泛,于妇科杂病,内科消化、肺系,外科创伤等疾病疗效卓著,具有解表散邪或辟秽解毒功效的有菊花、水仙花、辛夷花等;具有舒肝和胃或下气化痰功效的有玫瑰花、绿萼梅、茉莉花等;具有活血化瘀或通利经脉功效的有杜鹃花、桂花、山茶花等;具有清热解毒或凉血止血功效的有槐花、栀子花、白茅花等[1]。花类药应用十分广泛,很多花也是日常生活中特别常见的,但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其了解越来越少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下白茅花以稍补遗憾吧。白茅花与大家熟悉的白茅根源于同一植物——白茅,因为未开的花为叶包裹尖细如针,所以俗名茅针花。其实白茅的根茎叶花均可入药,不过白茅根确实更为常用。《本草纲目》中记载有白茅花:“甘温,无毒。煎饮止吐血、衄血。”甘温之品为什么会有止血的作用呢?其实这温性是白茅花与白茅根相比较而言是较温的,本质上白茅花还是偏凉的;白茅花与白茅根一样药力都能入血分,其味甘可缓,自然能够舒缓脉道,帮助减小出血之势,所以白茅根有凉血止血之功就不奇怪了。在《活人方》中还记载的有“茅花汤”(同《金匮翼》中的茅花汤),即用茅花每服三钱煎服以治疗鼻衄,为古人著名方剂[2]。鼻衄乃是脏腑病变在鼻窍的一个反映,治疗不能以鼻论鼻,或仅用滴鼻剂收缩梨氏区血管,或给沙条填塞鼻腔,甚则电灼出血点。这样是不能彻底解决病根的,治疗仍须局部结合整体审证求因辨证选方,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名老中医张赞臣治疗鼻衄时,观察到一种鼻衄血量较多,血涌如洗,经常不易见到出血点,常伴有口鼻干少口渴引饮,胃脘不舒,便结或秘,小便黄,牙龈肿,舌红苔黄,脉数或洪,认为这是胃火炽盛所致,治以清热降火、凉血止血。方用清胃汤加白茅花、蚕豆花。便秘者加用玄明粉,小便短赤者加用泽泻[3]。除了治疗鼻衄之证,白茅花还被用于治疗过痔疮便血之证(《医学正传》七花丸)、呕吐血(《赤水玄珠》鸡苏散)等。近代名医王仲奇老先生[4]治疗肺痨咯血证也常于方中加入白茅花。我们在生活中也可以利用起白茅花来,比如白茅花冬瓜火腿这道小小药膳,就有清热利尿、凉血止血、解毒镇痛的功效,对于有血热之象的尿血、急性肾炎、病毒肝炎、反胃呕吐等患者都有辅助机体恢复正常生理功能的作用,原料只需:白茅花(禾本科)25克,白茅根嫩尖30克,老冬瓜克,熟火腿肉50克,清汤克。玉米粉、料酒、味精、盐少许。制作方法:(l)嫩白茅花去梗、白茅根尖洗净切段,均装入纱布袋内,扎紧袋口。(2)老冬瓜去皮去瓤后把冬瓜肉片成6厘米长、1毫米厚的薄片,再改成3厘米的长方片,然后每片顺长切成细丝,一端留下1厘米不切断,用玉米粉拌匀,使每条丝分开,成为一片排丝,一个个地平摆在盘内,再把火腿切成细丝。(3)烧开水,把冬瓜一片一片地抖散,投入开水内烫熟,捞入凉水中过凉。(4)锅内下入少量清水,将纱布袋放入,烧煮成浓汁,去纱布袋不用。加入清汤烧开,放入料酒、盐(少许)、味精调好味。先盛少量热汤把冬瓜片烫透捞入碗内,再把锅内调好味的清汤倒入碗内,放上火腿丝即成[5]。参考文献:[1]李光,孙龙川.试析花类药性能特点[J].江西中医药,(03):48-49.[2].关于中药白茅花止血作用的研究[J].兰州医学院学报,(02):23-26.[3]任仕裕.小儿鼻衄的辨证论治[J].上海中医药杂志,(12):21.[4]舒萌达.王仲奇治疗肺痨咯血案[J].中医杂志,(01):10-11.[5]汤宽泽.餐桌上的夏令时花[J].园林,(04):47. 声 明 本文由“本草世界”新媒体原创出品,图片来源于网络,未经授权,请勿转载使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gbokw.com/kjsczz/2209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