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凝药,按照广义上来讲主要包括两类药物。一是以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为代表的抗血小板药物;二是以华法林、低分子肝素及国外推广较多的新型抗凝药。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的药物,主要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华法林。 支架术后、心梗等心血管患者经常会被医生建议一直服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以预防心血管的再次堵塞。在这种情况下,身上很有可能会比普通人更加容易出现淤青。淤青是由于毛细血管破裂,血液从血管漏出,表现在皮肤上就是或青或紫的斑块。随血液的再吸收,淤青一般就会逐渐消退。 没有出现淤青是不正常的现象吗? 抗凝药是心血管患者的“保命药”,很多患者认为不出现淤青是不正常的现象,实则不然。不会出现淤青并不代表药效出了问题,也不一定是药量不够。淤青的出现与否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当个体的药物代谢情况较好时,不出现淤青是很正常的现象,如果您对自己的凝血功能不是很放心,医院检查凝血功能,按照医生的指导增加或者减少药量。 服用抗凝药物需要注意些什么?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等药物的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血小板的聚集,进而抑制血栓的形成。 通常来讲,银杏、大蒜等食物可以通过影响药物代谢来抑制血小板活化,从而增加患者的出血风险。但是,如果不是长期大量食用,那么也不用过于担心。 虽然普通膳食不会对药效产生影响,但是,一定要禁忌酒精类饮食。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本身出血的风险就比普通人高,因此服用大量的酒精会损伤消化道粘膜,增加了消化道出血的风险,而且消化道一旦出血,往往出血量较大,不易止住。不仅如此,由于阿司匹林等药物本身也会损伤胃粘膜屏障,更是不宜与酒精类饮食合用。 所以,服用抗凝药物的心血管患者,一定要远离酒精! 赞赏 长按白癜风中医国内白癜风联合诊疗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