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癣夏塔热片治白癜风效果行不行 http://pf.39.net/bdfyy/bdfyc/170224/5231213.html口腔主治医师每日一练总结 .下列关于错牙合畸形的预防及阻断矫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替牙期单纯牙列拥挤一般在替牙完成后再矫治 B.乳牙龋与错牙合形成关系不大,因而防龋不属于错牙合预防范畴 C.多生牙应及早拔除 D.应尽早破除不良口腔习惯 E.多数乳前牙反牙合应尽早矫治 答案:B .不属于间隙保持器制作要求的是 A.能保持牙弓长度 B.不妨碍牙萌出及牙槽骨发育 C.能恢复一定咀嚼功能 D.有便于加力移动牙齿的辅助装置 E.安全舒适 答案:D .对于儿童期的不良口腔习惯,正确处理的第一步应为 A.顺其自然发展,如发现有错黔出现再处理 B.批评责怪、强制儿童改掉坏习惯 C.通过讲道理教育儿童,先尝试让其自行改正不良习惯 D.采取诸如在嘴唇上涂辣椒等惩罚方式 E.立即采用矫治器破除不良习惯 答案:C .下列与前牙反黔形成无关的替牙障碍是 A.多数乳磨牙早失 B.上颌乳切牙滞留 C.乳尖牙磨耗不足 D.上颌乳磨牙早失 E.上颌乳切牙早失 答案:E .患者,女性,19岁,主诉为近2年出现的上门牙间隙,牙列,磨牙远中尖对尖关系,上前牙内倾,深覆骀Ⅲ度,上中切牙间1.5mm间隙,全牙列无拥挤。上唇系带附丽低,上切牙舌侧边缘嵴磨耗严重,牙合片未见埋伏多生牙,但左上中切牙近中牙槽骨呈角形吸收至根尖,前牙Bolton指数为79.2%。该患者上中切牙间间隙的病理机制最可能的是 A.上唇系带附丽低 B.埋伏多生牙 C.咬合创伤 D.牙量骨量不调 E.上、下颌前牙牙量比例不调 答案:C 解析:患者X线片显示右上中切牙近中牙槽嵴呈典型的牙合创伤表现三角形吸收,且舌侧边缘嵴磨耗明显,故上中切牙间隙应由咬合创伤引起,选答案C。A为干扰项,尽管有上唇系带附丽低,但它引起的上中切牙间间隙在替牙后就存在,而该患者的间隙是在近2年才出现的,所以排除。X线片未发现埋伏多生牙,所以答案B也排除。患者前牙Bolton指数在正常范围,所以答案E也排除。题干未给出明确牙量骨量不调信息,故D选项也不考虑。所以本题选C。 .患儿,女性,13岁6个月,牙列,磨牙1/4远中关系,前牙深覆盖深覆牙合Ⅱ0,开唇露齿,面中1/3欠丰满,上颌拥挤度Imm,下颌无拥挤,Spee曲度3mm。第Ⅲ、第Ⅳ颈椎形态显示尚有25%左右生长潜力,SNA,SNB,FMA,该患者最佳治疗方案为 A.拔,固定矫治调整咬合 B.拔,固定矫治调整咬合 C.活动功能性矫治器,随后不拔牙固定矫治调整咬合 D.固定功能性矫治器,随后不拔牙固定矫治调整咬合 E.高位口外弓结合不拔牙固定矫治器调整咬合 答案:D 解析:头影测量显示患者主要为下颌后缩引起的低角骨性Ⅱ类错牙合,由于13岁6个月女孩的生长发育潜力不大,颈椎的形态也提示只有25%左右生长潜能,故答案C活动功能性矫治器可能疗效稍差,而固定功能性矫治器对生长高峰后期的骨性Ⅱ类错牙合相对要更合适,效率更高。患者面中1/3欠丰满,而答案A、B均为拔牙矫正,可能导致面部丰满度塌陷,不合适。高位口外弓适用于上颌发育过度为主的高角型生长迸发期儿童。故不适合本病例,所以本题选D。 .患者,女性,14岁3个月,牙列,反牙合,上牙弓狭窄,上下牙列中度拥挤,下中线右偏2mm,休息位时面部大体对称,咬合时可见颏部右偏,侧位片SNA78.50,SNB,正位片两侧髁突形态大小对称,到颏中点距离大致相等。该患者诊断不正确的是 A.上颌发育不足 B.前牙反牙合 C.后牙反牙合 D.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 E.骨性偏牙合 答案:E 解析:从侧位片测量结果可以看出患者主要为上颌发育不足,下颌发育基本正常的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而临床牙列检查表明前后牙都存在反牙合,揭示患者在横向和矢状向都发育不足。因此A、B、C、D都是正确诊断。下中线的偏斜主要是在牙齿咬合后发生,且正位片提示两侧下颌基本对称,可排除骨性偏牙合可能,而主要是由于磨牙反牙合引起的咬合干扰的功能性下颌偏斜,所以答案应选E。 .患者,男性,46岁,牙列,缺失,伸长且与对颌牙的牙槽黏膜距离2mm。口腔卫生及剩余牙周健康良好,其余牙咬合良好,患者经济条件良好,社会活动频繁,现拟种植修复陌,则患者当前最佳处理方案为 A.直接在行种植修复 B.上半口托槽用于压低 C.上颌活动牙合垫压低 D.根管治疗,然后大量调牙合 E.颊腭侧种植钉支抗压低伸长牙 答案:E 解析:行种植义齿修复前应压低伸长的对颌,为种植义齿开辟足够空间,故A排除。方案D虽简单,但损伤较大,不应作为首选。方案B、C均不太美观,对患者正常的社会活动影响较大,且治疗效率差。用种植钉支抗压低伸长磨牙,效率高,效果好,且不用在其他牙齿上粘附件,对美观影响小,故本题最佳方案首选E。 .患儿,女性,11岁,牙列,关系为轻度近中,唑为腭向错位,SNA角,SNB角,ANB20角。该患者的诊断是 A个别牙牙性反牙合 B.骨性反牙合 C.上颌发育不足 D.安氏工类错牙合 E.安氏Ⅱ类错牙合 答案:A 解析:该病例所示为临床上常见的错牙合类型。患儿头影测量分析显示SNA、SNB、ANB均在正常范围,说明患儿上、下颌在矢状向上位置正常,可排除B、C选项。患儿上、下第一恒磨牙为轻度近中关系,提示我们其为近中错牙合,属于安氏Ⅲ类错牙合。可排除D、E选项。结合患儿腭向错位症状,我们可以得出该患儿的临床诊断:骨性I类,牙性安氏Ⅲ类错牙合,伴有个别牙牙性反牙合。故本题选A。 .患者,男性,12岁2个月,主诉上前牙前突,有咬下唇习惯至今未改。临床检查牙列,磨牙关系尖对尖,上前牙唇倾,深覆盖。头影测量分析显示上下颌骨发育无明显异常。该患者首要治疗方案是 A.上颌拔除第一前磨牙固定矫治器治疗 B.引导下颌前伸 C.纠正咬下唇习惯 D.限制上颌向前生长 E.待第二恒磨牙萌出后再治疗 答案:C 解析:题干信息显示患儿有咬下唇习惯且至今未改。临床表现为前牙深覆盖,上前牙唇倾前突,第一恒磨牙为远中关系等。这些特点与因咬下唇习惯引起的深覆盖错牙合症状相吻合。患儿的头影测量表明上下颌骨正常,排除骨性上颌前突、下颌后缩可能。同时考虑到患儿为男性12岁,牙列属于ⅢB期,尚处于青春发育高峰期。故其首选治疗应为纠正咬下唇习惯,解除病因。故本题选C。 口腔执业医师每日一练总结(1~2题共用备选答案) A.OHI-S B.DMFT C.DMFS D.CFI E.CPI 1.评价口腔卫生状况的指数是 2.表示氟牙症流行严重程度的指数是 标准答案:1.A2.D 试题难度:中 认知层次:简单应用 解析: 题1:此题要求考生掌握口腔流行病学指数的应用。此题中共有5个指数,其中答案A和E是牙周健康方面的指数,答案B和C是龋病指数,答案D是氟牙症指数。在答案A和E中,CPI指数主要用来评价牙周健康状况,只有OHI-S是评价口腔卫生状况的指数,因此答案A正确。 题2:此题中共有5个指数,其中答案A和E是牙周健康方面的指数,答案B和C是龋病指数,只有答案D是氟牙症指数。因此答案D正确。 A3/A4型题 (1~3题共用题干) 对某校六年级12岁年龄组名学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发现学生中患龋人。未治龋齿数为颗、龋面个,因龋充填牙数为60颗、龋面60个,无因龋失牙。 1.该年级学生的龋均为 A.0.3 B.0.4 C.0.5 D.0.6 E.0.7 2.该群体患龋率为 A.20% B.30% C.40% D.50% E.60% 3.这些学生的龋面充填构成比是 A.25% B.30% C.35% D.40% i.45% 标准答案:1.D2.D3.A 试题难度:中 认知层次:简单应用. 解析: 题1:此题要求考生掌握龋均的正确计算方法。龋均的计算方法为龋、失、补牙之和除以受检人数。本题龋齿数个,因龋充填牙数60个,无因龋失牙,因此共计龋、失、补牙数是个。受检人数是人。将除以等于0.6。因此答案D正确。 题2:此题要求考生掌握患龋率的正确计算方法。患龋率的计算方法是患龋人数除以受检人数再乘以%。本题受检人数人,其中患龋人数人。将患龋人数除以受检人数,也就是将除以再乘%,等于50%。因此答案D正确。 题3:此题要求考生掌握龋面充填构成比的正确计算方法。龋面充填构成比的计算方法是受检人群已充填牙面数除以受检人群龋、失、补牙面数之和再乘以%。本题没有因龋而缺失的牙面,所以受检人群龋、失、补牙面数之和等于已充填的龋面数加上未充填的龋面数即60加等于。将已充填的牙面数60除以再乘以%等于25%。因此答案A正确。 (4~7题共用题干) 欲对某社区的小学生开展牙周疾病的预防项目,拟根据学生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 4.首先必须对这些学生开展牙周健康状况的流行病学调查,应该选择的指数是 A.附着丧失、牙石指数、牙龈指数 B.牙龈出血指数、龋失补指数、牙槽骨吸收指数 C.口腔卫生指数、牙槽骨吸收指数、菌斑指数 D.牙龈指数、龋面均、牙石指数 E.口腔卫生指数、菌斑指数、牙龈指数 5.其次应该对学生开展牙周保健的健康教育活动,健康教育的重点应该是 A.控制甜食摄入 B.加强口腔卫生 C.修正不良充填 D.应用含氟制品 E.平衡饮食结构 6.除健康教育外如对这些小学生实施牙周疾病预防,首选的措施是 A.正确刷牙 B.饭后漱口 C.使用牙线 D.牙签剔牙 E.牙龈按摩 7.对于控制菌斑的情况常用菌斑百分率表示,菌斑百分率的计算单位是 A.点隙数 B.牙面数 C.牙齿数 D.人员数 E.班级数 标准答案:4.E5.B6.A7.B 试题难度:4.中5.易6.易7.中 认知层次:简单应用 解析: 题4:此题要求考生掌握牙周健康指数的应用。本题中附着丧失指数、牙槽骨吸收指数一般用于年龄较大的青年或成年人,小学生发生附着丧失和牙槽骨吸收的可能性很小,一般不用这两种指数。龋失补指数和龋面均用于龋病检查。排除了这些指数,只剩下答案E正确。 题5:此题要求考生根据儿童特点,掌握儿童牙周健康教育的重点。此题答案A和答案D主要针对儿童龋病预防。答案C虽然可以预防牙龈炎,但并不是每个儿童都有不良充填体;答案E也是保护儿童牙周健康的措施之一,但对于小学生来说很难做到,这两种方法可以作为健康教育内容但不应该是重点。只有答案B是小学生切实可行的方法,应该作为健康教育的重点。 题6:不同的牙周保健方法适合不同的情况,此题要求考生掌握牙周保健方法的选择。答案B的方法虽然简单,但漱口的力量不足以清除牙茵斑。答案C的方法虽然有效,但使用起来需要一定的技巧,对小学生来说太过复杂。答案D的方法易损伤牙龈,仅适合成年人。答案E的方法对预防牙龈炎没有直接效果,而小学生的牙周问题主要是牙龈炎。因此答案A正确。 题7:此题要求考生掌握菌斑百分率的计算方法。茵斑百分率是检出的菌斑牙面总数除以受检牙面总数而计算出的。这里不管检出菌斑的牙面还是受检牙面都以牙面为计算单位,这与患龋率、发病率等是以人数为计算单位明显不同。因此答案B正确。 (8~9题共用题干) 患儿男,5岁。医院就诊。医生治疗龋损后建议使用含氟漱口液预防其他牙龋坏。 8.一次含漱的剂量是 A.2ml B.3ml C.4ml D.5ml E.10ml 9.含漱的时间是 A.10秒 B.30秒 C.60秒 D.秒 E.秒 标准答案:8.D9.C 试题难度:中 认知层次:简单应用 解析: 题8:本题考查含氟漱口液的使用剂量。临床推荐5~6岁儿童每次使用漱口液5ml,6岁以上每次用10ml。 题9:本题考查含氟漱口液的正确含漱方法。漱口液含漱1分钟后吐出,半小时内不进食或漱口。 (10~11题共用题干) 5年全国第三次口腔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某城市12岁儿童DMFT为2,当地饮水氟浓度为0.1mg/L。卫生行政部门在讨论防治对策时,专家提出了饮水氟化防龋的建议。 10.下列为饮水氟化的原则,除了 A.饮水氟化的氟浓度保持在0.7~1.Omg/L B.饮水含氟量应按季节、气温的变化调节 C.需加强管理和监测 D.饮水加氟要考虑龋病和氟牙症的情况 E.饮水氟化要求人群牙周健康状况良好 11.注意饮水氟化的不足之处是 A.防龋效果恒牙优于乳牙 B.对光滑面龋预防效果优于窝沟龋 C.减少了银汞的消耗和汞污染 D.造成氟的浪费 E.不受地区条件限制,可广泛供应 标准答案:10.E11.D 试题难度:10.易11.中 认知层次:10.综合应用11.理解 解析: 题10:本题考查饮水氟化的原则。故E答案正确。 题11:本题考查自来水氟化的不足之处。人群饮用的氟化水的量仅占氟化水总量2%~3%,这样造成氟的浪费;没有自来水供给装置的地区无法实施;饮水氟化不能消灭龋病,只是综合防龋措施的一部分,研究表明饮用氟化水对恒牙的防龋效果优于乳牙,对光滑面龋的预防效果优于点隙窝沟龋。 口腔助理医师每日一练总结1.牙合力的定义为 A.咀嚼肌所能发挥的最大力 B.咀嚼运动时,牙所承受的实际压力 C.咀嚼运动时,咀嚼肌实际发生之力 D.牙周膜的最大耐受力 E.粉碎食物所需的最小力 解析:牙合力是指咀嚼运动时,牙及牙周组织实际所承受的咀嚼力量。牙合力是反映咀嚼系统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标志,咀嚼系统的任何部分发生疾患,均可影响正常牙合力。故选B。 过关点睛:牙合力指咀嚼时实际受力,最大牙合力指耐受的最大压力。 2.一对唾液腺中,下颌下腺分泌量约占总量的 A.45% B.55% C.65% D.75% E.85% 解析:正常成人每天的唾液分泌量为0~0ml,其中的绝大多数来自三对大唾液腺;下颌下腺静止时分泌量最大,占60%~65%;腮腺占22%~30%,但对于进食等刺激的反应大于下颌下腺;舌下腺占2%~4%;小唾液腺占7%~8%。故选C。 过关点睛:静止时下颌下腺分泌量要大于腮腺。 3.咀嚼运动中的3种生物应力分别是 A.咀嚼力、咀嚼压力、最大牙合力 B.牙力、咀嚼压力、牙合力 C.牙合力,最大咀嚼力、最大牙合力 D.最大咀嚼力、肌力、牙合力 E.肌力、牙力、咀嚼力 解析:咀嚼运动的3种生物应力为咀嚼力、牙合力、最大牙合力。咀嚼肌力是指参与咀嚼的肌肉所能发挥的最大力量,也称咀嚼力。咀嚼压力是指牙齿所承受的实际咀嚼力量,临床上称为咀嚼压力,又称为牙合力,最大牙合力是牙周膜的最大耐受力,所以A正确。最大咀嚼力和牙力没有这个概念,所以B、C、D、E不正确,此题选A。 4.牙合力最小的牙是 A.下颌中切牙 B.下颌侧切牙 C.上颌侧切牙 D.上颌中切牙 E.下颌第一前磨牙 解析:牙合力大小顺序为第一磨牙第二磨牙第三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前磨牙尖牙中切牙侧切牙。而上颌侧切牙牙合力11.5kg,小于下颌侧切牙合力13.8kg,所以上颌侧切牙的最大牙合力最小,所以此题选C。 5.前牙牙合运循环的作用是 A.切割食物 B.刺穿食物 C.撕裂食物 D.压碎食物 E.磨细食物 解析:咀嚼运动分为切割、捣碎、磨细三个过程。切割运动主要是通过下颌的前伸运动,由上下颌切牙进行前伸咬合来完成的。选择A。 过关点睛:切割运动的全过程以牙尖交错位为始终,周而复始,成为前牙的牙合运循环。 6.正常人的一个咀嚼周期中,发生咬牙合接触的平均时间为 A.0.2秒 B.0.4秒 C.0.6秒 D.0.8秒 E.1.O秒 解析:一个咀嚼周期所需时间平均为0.s,其中,咬合接触时间平均为0.2s,两者之比为4:1,此题选择A。 过关点睛:咀嚼周期个体有差异,可随食块的大小、硬度、滋味、特点及某些疾病性质而异。 7.下列论述哪—项是错误的 A.咀嚼力是咀嚼肌所能发挥的最大力 B.牙合力是咀嚼时牙齿实际承受的咀嚼力 C.最大牙合力为牙周膜的最大耐受力 D.第一磨牙牙合力最大,中切牙牙合力最小 E.牙合力可因锻炼而增加 解析:咀嚼力又称咀嚼肌力,为升颌肌收缩时所发挥的最大力;牙合力是指上、下牙咬合时,牙周组织所承受之力;最大牙合力为牙周组织所能耐受的最大力。最大牙合力男性大于女性;最大牙合力大小顺序:第一磨牙第二磨牙第三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前磨牙尖牙中切牙侧切牙。故D项是错误的。 过关点睛:日常咀嚼食物所需牙合里为最大牙合力的一半,可知正常牙周组织尚存在一定承受力,称为牙周储备力。 8.下列哪项不是影响牙合力的因素 A.性别、年龄 B.釉质钙化的程度 C.咀嚼习惯 D.牙合力线的方向 E.张口距离 解析:牙合力大小,因人而异。同是一人,又因其年龄、健康状况及牙周膜耐力等而有所差异。B项,釉质钙化的程度,关键影响牙体组织硬度,而对牙周组织无影响。故选B。 过关点睛:釉质钙化的程度高,牙体硬度增加,而无牙周组织改变。 9.影响咀嚼效率最重要的因素是 A.牙的形态 B.牙的数目 C.牙的生长部位 D.牙的功能接触面积 E.牙的生长发育情况 解析:机体在一定时间内对定量食物咀嚼的程度,称为咀嚼效率。在咀嚼系统功能正常的情况下,上、下颌牙齿的功能性接触面积越大,咀嚼效率越高。选择D。 过关点睛:影响咀嚼效率的因素有:牙齿的功能性接触面积、牙周组织健康程度、颞下颌关节是否健康、全身性疾患或口腔内软组织炎症、外伤后遗症、疲劳、紧张、不良咀嚼习惯等。 10.下列哪项不是咀嚼效率的影响因素 A.牙周组织的健康状况 B.颞下颌关节疾患 C.年龄 D.全身健康状况 E.性别 解析:影响咀嚼效率的因素有:牙齿的功能性接触面积、牙周组织健康程度、颞下颌关节是否健康、全身性疾患或口腔内软组织炎症、外伤后遗症、疲劳、紧张、不良咀嚼习惯等,与性别无关。选E。 过关点睛:咀嚼效率实际上是咀嚼过程中各种因素的综合体现。 百信医考通ID:baixinyikaotong 关于KQ88百信医考通 KQ88baixinyikaotong 百信医考通依托旗下的数十家连锁机构(百信连锁口腔),集医疗、教学、科研一体化发展,经过10年积淀,已成为目前国内较专业的医学考试考前辅导机构。 独家研发了百信医考通考试辅导系统,独创"圈、讲、练、评"相结合,擅长以60%的考点去押90%的考题,让学员缩短复习时间,提高通过率。 百信医考通联合各医学院校,校企联合,可面向全国提供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口腔执业(助理)医师、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执业西药师、执业中药师、中医确有专长、内科主治医师、口腔主治医师、护师等医学考试考前培训及辅导。 ——联系方式 -- 1 ——更多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