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很多产后的妈妈都会经历,其实这段时间是子宫恢复的一段时间,产后腹壁的恢复需要6到8周的时间,所以才建议妈妈们产后要“坐月子”,这四十二天统称为“产褥期”,所以,医生也会告诉妈妈们在坐月子之后再去检查一次。 在我国的传统观念里,坐月子有很多“忌讳”,不能洗头、不能碰凉水、不能洗澡、不能受风等等,稍微有一点差错就会得“月子病”,这些“老话”中,有哪些是真的?有哪些是谣言? 1、不能洗澡 很多妈妈在生完宝宝之后都想舒舒服服地洗个热水澡,因为满身是汗,脸上还有泪水鼻涕,身上多多少少也会有点血。 其实生完宝宝之后要喂母乳、排恶露,这是最该注意清洁的时候,如果不注意阴部和乳房的清洁,容易发生感染、得乳腺炎。 什么时候可以洗澡要看身体的恢复程度。自然分娩的妈妈在两到三天之后就可以洗澡,但是一定要淋浴,不能盆浴。 剖腹产的妈妈要根据刀口恢复的情况来决定什么时候洗澡,一般在15天左右就可以洗澡如果恢复得好,恢复得快一个星期之后就可以洗澡,在洗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伤口不要沾水。 2、不能吹风 坐月子期间要保证空气的流通,屋子里要有足够的新鲜空气,宝宝的吃喝拉撒都在房间里,妈妈还要喂奶。 如果担心天气冷,容易着凉,可以把妈妈和宝宝带到别的房间,等通风结束后再把妈妈和宝宝带回来。如果不通风的话室内空气不好,容易滋生细菌,妈妈和宝宝的抵抗力下降,就会容易生病,所以坐月子期间,一定要保证房间的空气质量。 3、不能运动 不管是顺产还是剖腹产,在坐月子期间都会自行恢复,进行适当地运动是可以促进子宫的恢复,还有助于排除恶露,还会加速血液流通,可以防止静脉血栓。 4、不能同房 不管是顺产还是剖腹产,同房都会造成感染的风险,过早的同房不利于伤口的愈合。关于同房的时间,还是要看身体恢复的情况来看,如果不放心的话,就医院检查,确定身体里的恶露排净后,再考虑同房的问题,一定要记住避孕。 5、不能刷牙 传统观念中认为坐月子期间刷牙会造成牙齿松动、脱落,其实不刷牙才会伤害到牙齿,怀孕分娩的过程中雌激素波动过大,容易加重口腔炎症。 牙龈出血、水肿等都是正常现象。有些孕妇会缺钙,会导致牙齿更不好。如果这个时候再不好好做口腔清洁,牙龈发炎、红肿甚至还会萎缩,一个月不刷牙,口气熏天、牙菌斑堆积,想想就觉得可怕,所以坐月子期间是可以刷牙的,而且很重要。 6、多喝汤 孕妇在生产过程中,身体里的水分会大量流失,消耗大量的体能,所以要适当的补充水分和营养物质。 虽然汤里的营养成分很多,有助于乳汁的分泌,但是只是起到辅助的功能,乳汁的分泌最主要还是靠宝宝的吮吸来刺激乳腺。 如果孩子刚出生就让孕妇喝大量的汤,就很容易分泌出大量的乳汁,而婴儿的吸吮能力差、胃容量小,所以吃不下太多的奶水。 过多的奶水会堵住乳腺导管,造成乳房胀痛,发生“涨奶”的现象,严重的还会出现乳腺炎,在分娩一周后可以逐渐增加喝汤的量,一天最好不要超过三碗,浓汤不仅油腻、影响食欲,还会发胖。宝宝喝多了高脂肪的奶水,不仅不容易吸收,还容易拉肚子。 产后的妈妈适合喝清汤,汤和肉要一起吃才能摄取到全部的营养。 7、不能出门 虽然刚生完宝宝的妈妈身体虚弱,但是在恢复几天后做好保暖措施还是可以出门走走的,这样还有利于妈妈身体的恢复,出门散步也要注意风不要直吹孕妇,但是也不能捂过头。 8、不能吃盐 盐是很重要的调味品,同时也有人体所必需的元素—钠,如果体内缺少了它,就会无力、恶心、头昏、眼花等等。 由于怀孕期间身体内有大量的水分,在生产一周内会出现尿量增加、大量排汗的现象,这种情况下身体里的盐分、水分会大量流失,而补充盐分和水分就尤为重要。 如果盐摄入量不足会影响妈妈的食欲、产后的恢复和心情,但是盐的摄入量不能超过5克,月子期间提倡清淡饮食,但是不是不吃盐。 9、不能看电视 看电视是一种休息、娱乐、放松的一件事情,如果在孩子睡着后、有人照顾的时候看看电视刷刷手机何尝不是一件转换心情的方式呢?但是在放松的时候要注意用眼为主。 10、不发脾气 由于激素的分泌,妈妈们在月子期间情绪波动会比较大,变得暴躁易怒,但是一定要自我调节,或者找人聊一聊缓解一下自己的情绪,过度的悲伤、激烈的情绪起伏都会影响乳汁分泌。 科学坐月子要讲究营养要均衡,生活方式要合理。在饮食方面,要健康、均衡、有营养、不过量。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gbokw.com/kjscyf/2662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