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艾贴功能介绍一,艾艾贴主治:对鼻炎、伤风感冒、咳嗽气喘、胃炎、上吐下泻、关节疼痛、腰膝酸软、心腹冷痛、眩晕心悸、失眠多梦、疲劳健忘、视力减退、手脚冰冷、月经不调、宫寒不孕、痛经闭经、肾虚气滞、等症状有独到功效。二,艾艾贴适应范围十分广泛。艾灸是借艾火的纯阳热力和药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来调节脏腑的阴阳平衡,以达到治病防病、养生保健的目的。艾灸的作用主要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去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防病保健三,艾艾贴作用原理艾灸的作用机理,是通过艾灸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效应,传递到经络系统,调动人体的免疫功能,作用于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病变部位,多层次、多功能、多形态的调整,在相互协同相互激发的作用下,产生治疗上的倍数效应。一句话就是增强免疫力,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效果!要知道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四,艾烟的作用艾烟中含有硒,是一种抗癌成份,可增加人体的免疫力,平喘止咳。艾烟有抗菌、抗真菌、抗病毒、净化空气的作用可预防传染病。艾烟中的甲醇提取物还有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可防癌抗衰老。艾烟具有抗真菌作用,艾烟熏对各种致病性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艾燃烧时,其所含挥发油会随烟挥发,艾叶挥发油对常见致病菌如肺炎球菌、白色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及乙型链球菌、奈瑟氏菌、大肠杆菌、伤寒及副伤寒杆菌、福氏痢疾杆菌、流感杆菌、变形杆菌等均有抑菌作用,艾烟浓度越高对各种的病菌的杀伤力越大。五,艾灸治病养生原理艾灸治病养生的原理一方面是用热力达到温通经络,行气活血,驱寒除湿等效果。另一方面是借助艾草本身的药力,因为艾草是中药中少有的能通十二条经络的药物,所以古人经过千年的摸索,最终将艾草定为施灸的主要原料。现代研究还发现艾灸燃烧时产生的热量,是一种十分有效并适应于机体治疗的物理因子红外线。根据物理学的原理,任何物体都可以发射红外线和吸收红外线,人体也不例外。近红外线对人体的穿透深度较远红外线深,最多可达10mm,并被机体吸收。研究认为,艾灸在燃烧时产生的辐射能谱是红外线,且近红外线占主要成分。近红外线可激励人体穴位内生物分子的氢键,产生受激相干谐振吸收效应,通过神经-体液系统传递人体细胞所需的能量。艾灸时的红外辐射可为机体细胞的代谢活动,免疫功能提供所必需的能量,也能给缺乏能量的病态细胞提供活化能。而艾灸施于穴位,其近红外辐射具有较高的穿透能力,可通过经络系统,更好地将能量送至病灶而起作用。五,艾灸的禁忌??艾艾贴施灸禁忌:1、饭前后1小时,不宜施灸。2、激烈运动后不能施灸。3、孕妇禁灸。4、身体发炎破皮部位禁灸。5、极度疲劳、过度饥饿、太渴、醉酒、妇女月经期,不宜施灸。

六,艾灸如何排出病邪问题的重点:艾灸如何排出病邪?艾灸是通过一些日常生理反应,将身体里的病气排出,这也是艾灸后身体好转的一种返病反应,而很多艾灸初学者,由于经验不足,会当作因为艾灸,病情反而加重了,这样他们就会放弃艾灸,很可惜!1,出汗排湿邪,就是在艾灸的时候,感觉出汗,灸后出汗,这种现象有可能会持续几天或更久。2、当有的人出汗一个阶段后,开始起红疹,硬疙瘩,这也是排病的一种表现。一般继续艾灸,红疹慢慢会下去,硬疙瘩,可以边艾灸,边按摩,也会慢慢消失,这属于皮肤排风邪的一种现象。3、有些人排尿特别多,这也是从尿道排出毒素的一种表现,此时应该多喝水,没有关系这些反应慢慢都会消失的。一般灸后尿频的,多提示肾脏和泌尿系统不是很好;女性提示妇科会有问题。4、有些人出现拉稀,频繁拉稀,而且拉屎极臭,这也是一种排病气的反应。5、有的人会有咽喉肿痛,牙痛等,此时多喝水,或煮一点绿豆粥来喝,严重的可以停灸,等这些症状过去后,继续艾灸,可能还会有上述症状发生,一般反复几次后,就没有了上火的症状。6、有的人初次艾灸的,会有口干的症状,没有关系,可以多喝水,降火气。7、治疗疾病,一定要给疾病一个出路,当艾灸后,元气聚集到脏腑的时候,病邪往往会自己找出路,这些出路不一定是我们设计好的,而是病邪自己习惯的路径。一般疾病在下肢排出的路径是我们理想的路径。可是疾病的排出是不以我们意志为转移的。他会自己寻找出路。8、有的反应会出现头晕耳鸣,眩晕的,遇到这样的反应,可以停下来,休息几日。如果这种反应迟迟不过,在大椎点刺放血或刮痧,这种反应会慢慢消失,有的人会重复这种反应2-3次后,慢慢适应。9、艾灸的走串,遇到这样的很正常,也不要大惊小怪,有艾灸的通串就比没有要好,经络的通串,提示经络疏通的是否通畅。10、妇科疾病在艾灸的时候,有的会有褐色的分泌物,有的会有水样的,有的会有脓样的分泌物,这些都是艾灸在帮助调整和消炎,一般过一个阶段,这些分泌物会逐渐减少。如果有肌瘤,积液,囊肿等妇科疾病,在经期的时候,会有烂肉,血块,血水等排出,应该是肌瘤,积液,囊肿的分解。不要害怕,有上述疾病的人建议经期艾灸,给疾病以出路,月经期就应该是排出的路径。11、大姨妈出现暂时性失调,如提前,推后,经量增加或减少,经血颜色有改变,有褐色,黑色,暗红色血块排除。特别是有妇科问题的人,本身月经就不调的人,艾灸后,大部分人都会在大姨妈上有上述反应。12、经过几次艾灸,或一段时间的艾灸后,有的人会表现出肢体冰凉,这是寒气用艾灸后在体表的反应,有的是脏腑内的寒气表现在体表,这种反应在冬天和春天的季节更加严重,有这种反应的,说明身体阳虚的厉害。所以艾灸是一个慢功夫。七,不知道穴位能灸吗?能,那里不舒服灸那里。中医把痛点的位置叫阿是穴或天应穴。局部疼痛点必定是那里气血经脉不通造成的,灸局部可以直接通经脉,调气血,驱病邪。艾艾贴就是这么简单,哪里痛灸哪里。八,艾灰的作用艾草灰的功用:艾叶灰的神奇功效一天上我的网站,看到一篇题为《艾灰的妙用》的文章,是网友转载过来的。内容如下:我几乎每天都艾灸,不管是直接灸还是用艾灸盒、艾灸罐,都会留下一堆艾灰,我都是用一个铁的茶叶盒盛着它,从来不当垃圾倒掉,用过的艾灰可是有不少好用途呢。这可是我多年积累的心得:1、宝宝经常会有红屁股,做妈妈的当然心疼,用了不少膏啊霜啊油啊,效果也是反反复复,尤其害怕会有依赖性。在妈妈的提醒下,我用艾灰加香油调匀,来涂儿子的红屁股,然后照例穿上纸尿裤,等到下次换的时候发现,哈哈小PP一点也不红了耶,有宝宝的妈妈可以试一下哦。其实大人的湿疮之类的也可以这样用。2、患脚气时可在患处涂抹艾灰,会即刻止痒。一般的脚气,每天多次,坚持几天就会痊愈,这个方法很灵验!如果您的脚气特别严重的话,结合艾灸,会有更好的效果。3、长了痘痘,发红发肿,这时您抹上点艾灰,会很快干瘪,慢慢就掉了,不会留痘印哦。4、用艾灰和蛋清,或者艾灰加牛奶和蜂蜜做出的面膜,稠稠的涂在脸上,二十分钟后洗去,您会发现,不仅皮肤变白了,还特别细腻透亮。5、在洗面奶里加点艾灰,用来洗脸,洗后有特别干净、清爽的感觉。6、艾灰是天然的除味剂,用小布袋子装起来,放在厕所、厨房或者是冰箱里,能起到除异味的效果,可以跟竹炭相媲美。7、有的人脚爱出汗,在脱下来的鞋里,放上艾灰包,吸湿效果一流哦。8、艾灰是绝好的草木灰肥料,把艾灰拌在土里,花花草草都喜欢,起码我用艾灰养的花,都长的欣欣向荣。我经过反复试验后发现,艾叶灰有如下几个功能:

1、有消炎、杀菌的作用:当有伤口时,艾叶灰洒上去的一瞬间是非常痛的,犹如酒精洒到上面一样,看样子艾叶灰本身就有消炎、杀菌的作用。使用后,局部的红肿、疼痛都会渐渐消失,说明艾叶灰有持续的消炎、杀菌作用。2、能帮助伤口止血:当伤口出血时,将艾叶灰不断地洒在伤口上,很快就能止血(大的伤口我还没有试验过)。3、能保持伤口的干燥:当伤口有出血或渗液时,洒上艾叶灰,创面很快会干燥。如有的地方渗液严重,可以反复洒艾叶灰,一样能保持住创面的干燥。而保证创面的干燥,是避免感染最重要的一条,也是快速长好伤口必不可少的条件,艾叶灰这一优势,是很多药物所不能替代的。4、能很好地保护伤口:当艾叶灰洒在伤口上,吸收了血液或渗出的液体后,艾叶灰就会紧紧地粘在伤口上,能很好地保护住伤口。虽摸上去发硬,但实际感觉到局部伤口还是透气的,并没有紧绷的感觉。而且遇水不会脱离,不怕水的冲洗。相比之下,现代人发明的创可贴可就太逊色了。5、不易留下疤痕:其实受伤后,皮肤上会不会留下疤痕,既与伤口是否感染有关,也与伤口处的血液供应是否充足有关。艾叶灰的使用,伤口感染的几率大大降低,没感染就不会长出丑陋的疤痕。而伤口的印迹要完全消失,取决于伤口的深浅。太深的伤口一定会留下印迹但不是疤痕,而印迹的深浅与局部血液供应是否充足有关。只要保证身体内的气血充足,再经常对局部进行热敷或用艾条艾熏,促进局部的血液供应,相信受伤后留下的印迹一定会很浅。我现在遇到碰伤、磕伤、刀伤、烫伤、烧伤等,只要皮肤没有破的就用生土豆片反复贴,能快速止痛、消炎、消肿;遇到烫伤、烧伤皮肤已经破了,先用生土豆片反复贴换,等看到受伤处的皮肤表面不再红肿的时候,就不再用生土豆片贴,而改用艾条熏患处,每天2-3次,一次20-30分钟,能很好的改善局部的血液供应,促进伤口的愈合,而且不易留下疤痕;遇到碰伤、磕伤、刀伤的破皮伤口就用艾叶灰洒或将艾叶灰加水调成稀糊状敷在创面,效果都挺好的。九,艾灸适用人群1、寒性体质(手脚冰凉、精力不济、易受寒、怕冷、腹泻等)2、少年、青年、老年,男性、女性、甚至刚出生的婴幼儿都可以,只要是寒性体质就可以,或者是要治疗因为受到湿寒或寒邪而导致的病痛。3、压力大、孤独、抑郁、心烦气躁、失眠、头疼、眩晕、脑力早衰、耳目失灵、易疲劳、长期在冷气室工作的亚健康人群,尤其是内分泌紊乱及更年期综合症人士4、风湿、类风湿、产后风、宫寒导致不孕及颈肩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肩周炎、等寒症人群此类人群为寒邪入侵所致,“艾艾贴”有特效。5、防治心脑血管、高血脂、高血粘度、高血糖、胆囊炎,胆结石等人群。能够让高血脂、高血粘度、高血糖人群症状改善,指标逐步恢复正常。6、肠胃:胃肠功能紊乱,胃寒胃痛,胃酸过多,胃下垂,胃胀,便秘,泻痢(拉肚子)7、男性:酒精肝、脂肪肝、阳痿、早泄、疝气、不育症前列腺肥大增生、小便不利、前列腺炎等慢性炎症艾灸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镇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镇静及抗过敏、护肝利胆作用等。8、女性:阴痒、阴痛、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带下病等妇科炎症及生殖器疱疹;痛经、闭经、症瘕包块、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不孕症;女性宫寒阴冷,闭经痛经等血瘀寒症;清除各种皮肤斑点、雀斑、黄褐斑、老年斑等,使气色红润有光泽,皮肤质地细腻。9、儿童:易感冒、厌食、多动症、盗汗、吃过多寒凉食物伤寒脾胃的儿童。长灸身柱穴还有益于儿童生长发育,增智长高,长做眼窍灸可预防近视眼。市场3大卖点:1、调理呼吸系统:可以通过刺激经络来改善鼻部血液循环,使鼻腔通艾灸后肺脏本身微循环灌注量增加,提升鼻部通气,从而功能得到改善。2、改善睡眠问题:艾灸可以起到扩张脑血管,改善脑血管弹性,增加脑血流量的作用。脑循环的改善可加速大脑功能和脑细胞代谢的恢复,使失眠多梦问题得到明显改善。3、改善宫寒问题:作用全身经络,改善身体器官血液循环,促进子宫局部微循环,加快细胞新陈代谢机能,活血化瘀,能温经止痛、暖宫祛寒、又可充足元气、充盈气血,是女性美丽健康的根本。十,艾灸排病反应艾灸反应是非常多的,每个人可能都不同,根据我们的实际经验,一千个人灸后会有一千种反应。大概归纳下有如下几大类,这些都是我们艾灸调理种经常遇到的:一、灸后上火,表现为口干舌燥、牙龈红肿、头晕等,秋冬季艾灸更为易于上火。艾灸所擅长的是扶阳,灸后体内阴阳暂时被打破,阳气上延,即表现为上火的症状,一般为正常现象,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1、适当控制艾灸的火力和时间,可以根据自身体质虚寒的程度,选择适当的灸具、火力,灵活掌握艾灸的时间。体质虚寒重的,可以用多孔的、多眼的等火力大的,灸的时间也可适当延长,否则不要刻意选用大火力的灸具,或灸的时间太长等,要适合自己的虚寒程度,这个要在灸的过程慢慢感受摸索。艾灸是不能着急的,一般需要一星期休一天,每天灸5个穴位,每个穴位10分钟是底线,有的用随身灸可灸至1个小时,要因人而异,自己的感觉很重要,保健灸更可随意些,切不可过急。另外阴虚火旺的、热证的适不适宜艾灸,是有争议的,我们的经验是可以的,可以以火渲火,以火泻火。但其灸法不易用器具,器具灸大都是补的,需要用手工雀啄灸法,即手拿艾条在适当穴位处上下移动,一下一下刺激灸,这种情况大家要注意下,不要随便灸。2、控制艾条质量和烟量,适当的艾烟是艾灸必须的,艾烟里的艾精油可以安神、杀菌消毒、渗透经络,走三阴,尤其对皮肤病、呼吸系统疾病是必须的。但是烟量过大会使人头晕、易于上火,尤其是次的艾条,假的艾条,不可不察。3、灸前灸后多喝温开水,艾灸属火,可加速新陈代谢和体液循环(我们艾灸时,很多顾客中间要上好几次厕所),补充适当的水分很重要,以温开水为宜。4、若有上火的感觉,可以灸下涌泉或泡脚,可以引火下行。5、艾灸时,注意适当休息,调整生活作息,以清单饮食为宜。二、灸时出水汽,灸后起泡,有水泡和脓泡,大都是灸到一定程度寒邪外排所致,很多是灸后自己不知不觉起的(不小心烫伤除外)。泡破邪出,说明灸的有效果了。可以用针刺破,每天手拿艾条悬灸下,艾灸可以杀菌消毒,促进愈合,一般不用包扎。期间可能不断有水排除,痊愈时间因人而异,一般一个星期到两个星期之间,期间泡处不要见水。三、灸时、灸后皮肤奇痒,开始灸出现这种情况说明寒邪在体表,有的是灸了一段时间出现的说明寒邪比较深,都是灸的有效果的表现,坚持灸即可缓解四、皮肤灸出花斑或红点,花斑的皮肤会红一块白一块,红点的可能带有痒的感觉。花斑的多见些,为体内寒湿重所致,一般灸段时间都会消失,消失的同时,体质大都能感觉到改善。红点的大多是体内寒湿过重,大都是灸一段时间后才出的,出红点后,不易用随身灸来灸,需要烟力直接些的灸法,大都会逐步缓解。五、灸后失眠或嗜睡,灸后失眠大多出现在艾灸的某个时段,大多是寒邪外排所致,有的会一休不眠,说不出的难受,不过过后,大都能感觉的已有问题的好转。灸后嗜睡比较常见,灸后阴阳重新建立,体内正气和邪气会互相斗争,而睡眠可以提供一个很好的战场,有助于身体恢复,此时注意适当休息,不要晚上艾灸太晚。六、灸后身体某个部位冒凉风,以脚心、腿上多见,也有头部的等,此为寒邪外排,说明灸的有效果了,坚持灸即可,大都可以缓解。七、灸时、灸后屁增多,说明原来脾胃不好,现在灸的通畅了。八、灸后便秘,此是腹部灸的有点过了,可以适当减少时间和火力,另外注意多喝水,可以加上天枢、大肠腧来调理。九、灸后经期延长或量少,此种情况多发生在艾灸初期,可以适当减少火力和时间、多喝水,适应艾灸后,会逐步缓解。十、灸后出现问题加重,腰腿有问题的越灸越感觉腰酸腿疼,或是妇科越灸肚子越疼等,此在中医范畴兼为排病反应,此时需要坚持灸,不然会功亏一篑。十一、灸时有通串的感觉,有的灸腰,会感觉到热气下行的腿上甚至脚心或腹部等,此为灸的通串,针有针感灸宜有灸感,因人而异。“久”和“火”为“灸”,此为灸两要点,一般可以从时间和火力来调整,需要根据自身情况,灵活掌握。灸后反应千百种,具体每个人可能都不太一样,先列举这些,供大家参考。排病反应是中医的说法,西医是不讲的。为什么呢?我觉得这和治疗的出发点不一样。中医是利用人体的本能来对抗病邪,体内的正气和病邪之气交战,把邪气赶出去,这才有了“排病”一说。所以说,中医治病是从内而外把病邪赶出去。而西医是利用药物、手术等外界手段,属于正气、邪气之外的第三方,是从外向内治病。西医除了对付邪气,要是遇上碍事的正气也不客气,统统消灭掉。正常的机体功能被压制了,就会出现其他不良的反应,这就是西医说的“副作用”。从这个比较上不难看出,排病反应是好的,是有正面意义的;而副作用是不好的,是不想让它出现的。我在给病人治病的过程中,常听他们提出关于排病反应的疑问。比如有的患者治肝病,疗程中出现失眠、情绪起伏、爱生气等反应;有的患者治风湿,结果全身发冷,又打喷嚏又流鼻涕的,好像是感冒了。这个时侯,我就给他们分析是怎么回事儿。我告诉他们,病邪不会老老实实等着正气把他们消灭,它们会在经络里到处跑,所以治这儿的病,病邪可能在那里跑出来。这是病邪找到了一个出口,我们看不见的“病”从那里被排出来了。其实排病反应就是病邪在别处找到了出口。

???在灸疗过程中,即使没有外界环境的诱因,绝大多数患者都会出现种种不适反应。如浑身发冷,出冷汗,冒臭气,吐痰涎,腹痛,腹泻等现象。甚至于多年前有过的病症会重复多次出现,由于这些不适反应与患者的病情有关,所以我们把这些不适反应统称为排病反应。排病反应是正邪斗争的结果。因为疾病的形成和发展,是正邪斗争并最终由病邪战胜了正气,在发病过程中集体会出现许多不适反应,同样患者接受灸疗后,元阳向病邪发动进攻,脏腑经脉里的病邪被驱逐,病邪被逐的过程就是排病反应。因此,治疗过程中的排病反应是治疗效果的前奏和标志。一般排病反应越强烈,治疗效果会越显著。艾灸既然要起作用,自然就会有反应。有的人看起来好像没有病,其实身体的整个情况并不好,精力透支严重,功能大幅衰退,依靠精神和毅力在强硬地支撑着自己,但真正恢复起来,就会感到“病了”。这样的人很多,而且大多数觉得本来没有病,这么一治疗,反而病了。其实真相并不是这么回事,记得以前有些人吃洋叄丸,吃了两三天就开始发困,心下疑惑,怎么这个补药越吃越没有精神,我就提醒他们,这是因为你太过疲劳了,但你一直不肯休息,长期超负荷工作,身体只好听从你的指挥,暂时把这种疲劳的感觉搁在一边。但一旦你获得某种药物或者高能补充,身体自然会唤醒那种被压抑的疲劳知觉,并直接进行身体修复工作。这时候,你却觉得疲劳了,其实是身体自动检测到它可以进行修复工作了,即使在你还需要忙碌,它仍然知道有多余的资源可以用来修复身体。当然,它在进行修理的时候,你会有疲劳的知觉,这也是提醒你,最好先休息。有时候,我们在长期劳累工作后,休息下来反而觉得疲劳,其实这疲劳真实的,因为你长期工作后,身体的疲劳被你自己压抑了。当你真的休息以后,身体就会开始修复工作。这时候你真的感到疲劳了。所以你也许觉得很奇怪,觉得自己真是一个命苦人,怎么劳作的时候不累,休息却很累。其实,实际情况是你真的需要休息了,休息刚开始累,再多休息几天同样也不再累了。是因为身体也会通知你休息的,如果你不明白,继续超负荷工作,那么它只好听从你的安排,暂停修复工作。这就是疲劳的本末究竟。艾灸也有同样的情况,对于恢复健康的人们,往往一次艾灸就会出现很大的反应,有的人第二天拉肚子,有的人会浑身乏力,那是因为艾灸的能量,使得身体进行修复工程,排病气的就会拉肚子,内在修复的时候就会乏力,但只要第二天接着灸,一般第三天就会好,这是不用担心的。试验过艾灸的人可能比较有切身感受,灸足三里,有时候连脚底心也暖融融的,也有的人会连同足次指整条经络发热,有的人会觉得胃中有暖气,甚至咕噜咕噜叫。有的人在灸命门时,肚脐都会发热,或者整个肚子暖融融的,十分舒服。有的人在灸膏肓时,头里有热涨感,有的人觉得会有东西下来,这些都是艾灸出现效果的好现象。但这并不表示人的感觉马上会变好,人要感觉轻松有精神,往往要一个多疗程以后。艾灸的很多效果往往是药物所达不到的,尤其是打坐修炼的人,感觉最明显。十一,烟痕看健康烟痕看健康烟痕正常淡黄色,烟痕圆圆无水珠,外淡内深是淤症,外深内白是虚寒,烟痕形状不规则,气血双虚调任督,圈内白色小水珠,虚寒体质肾来补,圈内有黄大水珠,体内淤堵太严重,圈内色块不规则,轻血块或重肌瘤。烟量看健康颜色白健康态,颜色黄是有病,烟量多淤堵重,烟量少才健康。烟的走向眼睛:肝胆问题例如:口干,口苦,眼睛干涉,视物模糊,眼睛红肿等问题头部:头部问题例如:头晕,头痛肚脐:宫寒,肠胃问题例如:便秘,便溏,胃寒,胃疼等问题鼻子:呼吸系统问题例如: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鼻塞,流鼻涕等问题肚脐以下:下肢循环问题例如:脚冰,小腿浮肿,抽筋等问题十二,月经期是否可以艾灸1、血量大的根据情况,也是适合艾灸的。月经期艾灸是应该有指正的,如果你有腺肌症,子宫肌瘤,卵巢囊肿,还有盆腔积液,都适合月经期艾灸。因为这些疾病,只有在月经期才会有这样的通路排出,灸后可以协助排出宫腔内的积血和垃圾。月经期艾灸,可以分解肌瘤和排出来囊肿以及积液。您可以照常艾灸中脘、神阙、关元、子宫、归来、八髎穴,足三里和三阴交,涌泉穴。艾灸上述穴位会减轻腹痛,以及帮助你排毒。对于你的疾病月经期是可以艾灸的,你可以尝试月经期艾灸。2、还有如果经量少的,也适合月经期艾灸,都说艾灸是活血化瘀的,但是艾灸还有一种功能叫做,调整平衡,由于你身体不平衡了,所以艾灸可以帮助你调整正常。艾艾贴常见穴位治病方穴位,治病立竿见影1、救命穴——人中2、万能穴——合谷3、长寿穴——足三里4、消气穴——太冲5、强胃穴——足三里6、腰痛穴——飞扬7、疏筋穴——阳陵泉、涌泉8、健脾穴、肚胀穴——公孙9、补肾穴——太溪10、止痛、冠心血管穴——膻中11、补血穴——血海

12、止咳穴——极泉、尺泽13、皮肤病穴——曲池14、消炎穴——商丘15、耳鸣穴——少海16、颈椎病穴——天窗17、膝痛穴——内关18、头晕、呕吐、肠炎穴——梁丘19、打嗝不止、呕吐穴——涌泉、内关20、鼻炎穴——丰隆、手三里21、护膝穴——曲泉22、手脚麻木穴——复溜、环跳23、糖尿穴——地机24、牙痛穴——合谷、肩井25、胆结石穴——中渎26、失眠、遗尿遗精穴——然谷、太冲27、恐惧病穴——太溪28、治痘穴——太冲、曲池29、感冒鼻塞、嗓子痛、痔疮穴——孔最30、雀斑穴——丝竹空31、眼袋穴——承泣32、鱼尾纹穴——瞳子髎33、噩梦穴——厉兑34、肚子痛穴——下巨虚35、胃肠炎穴——天枢36、膀胱炎、前列腺炎、肾炎穴——水道37、嗓子失声穴——大钟38、黑眼圈穴、皮肤增白穴——四白39、减肥穴——带脉40、月经不调穴——水泉、带脉41、脑供血不足穴——解溪42、糖尿病穴——腕谷43、扭伤穴——大包44、厌食、脱发穴——太溪45、便秘穴——带脉46、过敏性鼻炎穴——迎香47、脑血管穴——瘛脉48、网球肘穴——少海、肘髎、尺泽49、手麻穴——支正50、坐骨神经穴、脊椎病——后溪51、腰椎盘突出穴——筋缩52、美容穴——天容53、急性咽喉肿痛穴——少商、关冲、涌泉54、慢性咽炎、咳嗽穴——天突、尺泽55、急性扁桃体炎穴——中渚56、咳喘穴——中府57、夜间咳嗽穴——鱼际58、补气穴——经渠、气海59、感冒、白内障穴——肩髃60、明目穴——中渚61、乳腺炎穴——天池62、白发穴——浮白63、胆囊炎穴——日月、肝俞64、晕车穴——关冲65、疲劳穴——液门66、急性胃痛、急性肠炎穴——曲泽67、高血脂穴——环跳68、腰酸穴——风市69、化痰穴——丰隆70、慢性肝炎穴——三阴交71、抽筋、扭筋穴——阳陵泉72、消化不良穴——率谷穴73、荨麻疹穴——太冲、风池74、鼻出血穴——内庭75、痛经穴——蠡沟、带脉76、口腔溃疡穴——间行77、瘙痒、调节血液穴——血海78、腰背痛穴——委中79、肌肉萎缩穴——大都80、心脏供血不足穴——神道81、痛风穴——复溜、筑宾82、外脚踝关节穴——丘墟、外关、解溪83、性功能穴——会阴、地神84、老花眼穴——光明85、心脏补血穴、抑郁穴——极泉、86、冠心病穴——云门87、肾结石穴——筑宾88、落枕、偏头痛穴——外关89、电脑病穴——天窗90、甲亢穴——天柱91、中风穴——百会92、精神病穴——涌泉93、水肿穴——承浆94、口眼歪穴——颊车95、老人痴呆穴——老人穴96、静脉曲张穴——太渊97、黄褐斑穴——天容98、耳炎穴——前谷99、中暑穴——十宣、人中、心肌梗塞穴——极泉、膻中、半身不遂穴-----风市、足三里、发热穴----膻中(大椎、肺俞)、瘫痪----环跳、阳陵泉、委中









































白癜风会治疗好吗
北京哪里看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gbokw.com/kjscby/1373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