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产后保养是很重要的,但错误的“坐月子”方式也许会给产妇留下更加严重的病根。那么,产后月子应该避免哪些误区呢? “坐月子”还是必要的 中国人体质特殊,“好好坐月子,否则以后老了就后悔。”在中国,这老人言还是要听,但是许多传统的方法并不科学,有诸多误区,反而会影响产妇的健康和恢复! 先看两个案例案例一:一个产后28天的妈妈,28天没开窗,没洗头洗澡,还没刷牙。一进门,整个屋子里一股酸臭味,一张口说话,一米远就能闻到味道。她认为自己奶水不足,希望从饮食里面找到解决办法。当调理师和中医师共同将身体气血、起居、哺乳方法、饮食、运动等等全部检视下来,发现原来是闷热污秽的环境让宝宝吃奶时烦躁不安,吃吃就不想吃,让妈妈误认为自己奶水不足。同时妈妈的情绪,胃口也不佳。当调理师说服家人,清洗通风以后,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案例二:我严格避风避寒,不敢开窗,也不敢洗头洗澡,可还是落下怕风怕冷的月子病,怎么回事? 一个产后2个半月,特别怕冷的妈妈,她说:真的很冤枉,我已经非常注意了,我一个月子都没有开窗通风,洗头洗澡,我可是坐了个典型的闷月子,脏月子,可还是浑身怕风怕冷,周身酸痛,人走过,我都感觉一阵风。这样的故事不少,给了很多人不需要注意避风的一个口实,意思是避风也没用! 中医有句话叫:“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起居上注意避风避寒是一方面,积极调理气血阴阳,由内而外地抵御风寒更为重要,尤其的偏颇体质的妈妈,如气虚,阳虚的等等,按照体质坐月子,不仅仅能有效预防月子病,还有机会改善体质,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新妈妈不要当做耳边风。 误区1“闭门不出,坐床不起”?错误! 对于顺产产妇,医生提倡生完小孩尽早下床走动,进行适量的运动,“这样有助于产妇体内淤血的排除,肠胃蠕动,帮助身体机能的恢复。” 误区2忌洗澡,忌洗头?错误! 这些“清规戒律”的形成与过去的生活条件艰苦有关,比如以前洗澡不像现在这么方便,没有空调,洗澡、洗头无法及时保暖,很容易造成产妇感冒。在妇产科医生看来,这些“清规戒律”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现在有条件了,月子期间,产妇应注意个人卫生。 误区3不能见风,捂捂捂?错误! 产妇需要适当的新鲜空气,来调整身体情况,不分青红皂白的捂只能危害产妇健康。 误区4不能刷牙“生一个娃,掉一颗牙”?错误! 妇女在怀孕后,或维生素C的摄入不足,可以有牙龈充血、水肿,容易出血,特别是刷牙时出血。另外,怀孕后牙齿的矿物质往往补充不足,牙齿的坚固性差。这些情况已对牙齿不利,再不注意口腔卫生,使口腔内的细菌增多,食物残渣中的糖类得以发酵、产酸,导致牙齿脱钙,反而形成龋齿。 误区5产后要多喝催乳汤?错误! 新妈妈大多乳腺管还未完全通畅,不要太急着喝催奶的汤,不然在产后前两三天的涨奶期可能会痛得你直想哭的。你可以喝一点蛋汤、鱼汤(鲫鱼汤除外,鲫鱼汤催奶)等较为清淡的汤(母乳喂养的婴儿会因母亲食用了较咸的汤而出现嘴唇起泡等现象),但夏季因出汗较多,可在汤中加少许的盐。 误区6产后不能喝水内脏下垂?错误! 一些月子会所宣传说产后不能喝水,喝了水会引起内脏下垂等后果,但中西医理论方面都没有任何依据。其实只是产后前2周喝水不宜过多,饮水过多会引起水肿,影响产后恢复。 误区7忌水果?错误! 从医学的角度来说,产妇由于分娩消耗大量体力,产妇代谢降低,体质大多从内热到虚寒。因此,中医主张产后宜温,过于生冷的食物不宜多吃,不是绝对不能吃。如冷饮、冷菜、凉拌菜等,从冰箱里拿出的来水果和菜最好温热过再吃。 误区8产后多吃红糖?严重错误! 许多人都会认为红糖温性,具有益气,有化食的作用。但这不足以使红糖成为产妇的营养品。因为红糖是具有活血功能的,过多的食用会不断增加产妇阴道出血的症状。一定要控制红糖摄入量! 误区9产后要多喝鸡汤?一半错误! 正确的应该是:忌多吃公鸡,宜多吃母鸡。现代的营养学证明,公鸡不但不能让奶水增多,还会导致有回奶的现象。原因:母鸡体内本身含有大量的雌激素,当产妇大量用食后,就会补充体内的雌激素,让乳房功能不断得到恢复。实际上,相比公鸡,母鸡更加有利于母婴的身体健康。因为公鸡体内含有的雄激素能够有效的对抗雌激素,会减少乳汁,对婴儿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负作用。 你所看到的,也许正是别人所需要的! 看完后别忘记分享哦,分享是一种美德,懂得分享的人,生活会越来越美好! 北京主治白癜风医院白癜风的偏方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gbokw.com/kjscby/1365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