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趣 http://www.taihuzx.com/thxfz/7180.html
今年夏天最金贵的水果,莫过于荔枝。但对于广东人来说,荔枝自由根本不是事!(各地炫富:成都人手一只熊猫,广东人手一亩荔枝)怎么不上火才是大问题。“本人吃荔枝15颗以上准流鼻血,屡试不爽”“一吃就牙龈出血、口腔溃疡”“喉咙痛……”即使如此惨痛,广东人仍然对荔枝爱得深沉。甚至,为了愉快地吃荔枝,他们绞尽脑汁,创造出无数种给荔枝“去火”的方法。然而……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酱油拌荔枝,清凉一夏哦01

吃法

先将荔枝剥壳,放到碟子里倒点酱油,拌一拌又或者,荔枝直接蘸酱油吃

据说,这样吃,能中和荔枝的“火气”,还能缓解甜腻感。

我心中的美食魂熊熊燃起,立马试了试。

入口之后,荔枝的甜,和酱油的微咸在口腔里混合,形成一种特别的味道。

???

还挺好吃!!!

本以为是黑暗料理,没想到一试难忘。

(后来我才知道,潮汕小伙伴吃一切水果都蘸酱油……)

在此基础上,还有人开发出让荔枝更“凉”的吃法——凉拌荔枝。

配以红萝卜、黄瓜,放点盐、醋、生抽……活脱脱一道凉拌菜。

荔枝煲汤藏着广东人的灵魂02

吃法

不是易上火吗?

把荔枝剥壳后和与红枣、冰糖一起

煲一煲

既吃了荔枝

又清火祛燥,简直完美!

每个广东人的灵魂深处,都藏着一个可以煲汤的煲。

万物皆可煲,荔枝也不例外。

沿着这个思路,还有荔枝银耳糖水、荔枝绿豆爽……

水煮荔枝核,你是不是傻03

吃法

可以用荔枝核煮水喝

正好凉热中和

荔枝肉是热气的,但荔枝核是偏凉的,所以还有这个方法。

这个思路,好像有几分道理。为了求证,记者专门咨询了一位中医专家——医院二沙岛分院体检科韦芳宁主任。谁知,她听了,一脸“你是不是傻”的表情:

可以是可以,但是你喝了不难受吗?

荔枝核味道很涩很苦,吃完荔枝又去喝荔枝核煮的水,何苦呢?何苦呢?苦呢?呢?泡盐水大法好!!!04

吃法

荔枝剥掉壳

放入盐水种浸泡10分钟

吃下去

甜中带咸,鲜美不

韦芳宁主任,也对此种民间智慧表示十分认可:

其实荔枝上火,用西医的理论来解释的话,主要还是因为血糖的飙升。

血糖突然飙升,人的能量一下增加了,就是你感觉到特别亢奋。用盐水泡过再吃的话,血糖就不会升得那么快。这在中医看来,就是一个降火的作用。荔枝有火?冰一冰呗05

吃法

把荔枝放冰箱

冰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再吃

凉冰冰的,不就“去火”了吗

简单粗暴。

再一求证,没想到真有道理,也真管用!

这就是我们说的,热药寒吃,寒药热吃。就是说,你想吃一个热性的东西,受不住,就得把它的热性降低。清晨摘,清晨吃,透心凉摘荔枝、吃荔枝的时机不对,也容易上火。我们也问了韦芳宁主任,她说——

摘荔枝,最好在清晨,还没那么热的时候。这个时候,荔枝把昨晚的雨露吸收了,是最滋阴的。

荔枝本身是偏温的,经过太阳暴晒之后,热性就更强了。

中午这时候,如果边摘边吃荔枝,即便是平常不容易上火的人,都很可能上火。

(忽然觉得中医理论,真是朴素得可爱)那如果吃荔枝上火了,怎么办?韦芳宁教授自有妙招——

如果上火症状很轻微

只是咽喉不舒服,可以喝些凉开水或冰水,或者泡点淡盐水喝。

如果症状比较重

就喝点凉茶。比如雪梨水,苦瓜水,凉瓜水,或者用夏枯草、木棉花、灯芯草煮水喝。

9种“荔枝”体质你是哪一种?

很多人只知道荔枝上火,不知道荔枝其实也是药。

适合的人吃了,大补呢!

来,看看这9种“荔枝体质”,你是哪一种。

“放心吃吧!”人群

●平和体质——健康

“这是最健康的体质,吃荔枝也不会上火。但一次不要超过十颗。”

●气虚体质——气短

“气虚的人吃荔枝可养心、健脾、养肝,尤其是荔枝干,有补益作用。”

最好少量多次地吃,每次吃一两颗。不要吃冰冻的荔枝,吃常温的好一点。

●阳虚体质——怕冷

荔枝偏温,阳虚的人怕冷,吃荔枝,可以补充热量。

●阴虚体质——缺水

阴虚的人吃荔枝,最好冰着吃。

“可以吃一点”人群

●血瘀体质——长斑

“中医认为,血瘀体质的人,多有气虚。”气虚,那就适合吃荔枝啊!

●气郁体质——郁闷

气郁体质的人,很容易生闷气、情绪低落。而荔枝就像一把火,帮他推动郁结的气。

●痰湿体质——体胖

不建议吃太多,会加重痰湿的症候。

“绝对不能碰”人群

●湿热体质——长痘

“不建议吃荔枝。”

●特秉(禀)体质——过敏

“对荔枝过敏的人,也绝对不能吃。”请控制你自己!

奇葩的吃法

却有它的道理

民间智慧博大

指导专家

韦芳宁(医院二沙岛分院体检科主任)

记者

李秋艳编辑

李钺

-《中国家庭医生》新媒体中心原创出品-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gbokw.com/kjsczl/2182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