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白癜风医院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2221890053688705&wfr=spider&for=pc 来源 智能皮肤(ID:AIDerma) 「湿疹」和「皮炎」虽然是常见的皮肤病,但也常是其他各种疾病的「垃圾筐」。其中不少儿童皮肤病就容易被误诊为此类疾病。 此外,即便部分疾病为皮炎、湿疹范畴,但也应当进一步细分,因为不同类型皮炎和湿疹的病因、预防、治疗及预后并不完全一样。 为此,本文以图片展示及文字说明的方式分享14种临床形似「湿疹」和「皮炎」的儿童皮肤病,希望对提高大家的鉴别诊断思路有所帮助。 1.摩擦性苔藓样疹(frictionallichenoideruption) _ _ _ _ _ 人群:多见于3~12岁儿童。 病程:发病缓慢、病程较长,常1~2月内自愈。夏秋季常见,5~9月高发。 部位:好发于手背、手臂、肘部及膝盖等暴露部位。 皮损特征:典型皮损为手背或手腕小丘疹,形态单一、对称,可散在分布或部分聚集成小片,呈轻度苔藓样变,常无水疱、脓疱或渗液。 病因:是对外界刺激的一种非特异性皮肤反应,常见原因有日晒、沙土刺激、塑料玩具、玩水及过度洗涤等。 2.丘疹性肢端皮炎(papularacrodermatitis) _ _ _ _ _ 人群: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无性别差异。 病程:皮损通常于10天至6月内自愈,愈后不留痕迹。 部位:好发于肢端,包括面颊、臀部、前臂和小腿伸侧。 皮损特征:典型皮损为突发小丘疹或丘疱疹,数目多,对称分布。丘疹或丘疱疹常形态单一、平顶形、粉棕色,可融合形成斑块。常为轻中度瘙痒,也可无瘙痒。黏膜不受累。 病因:与病毒感染相关,最常见为乙肝病毒和EB病毒。出疹前1周内常有上呼吸道或胃肠道疾病。 3.水疱性远端指炎(blisteringdistaldactylitis) _ _ _ _ _ 人群:多见于2~12岁儿童,临床少见。 病程:起病急。 部位:好发于单个或数个手指指节掌侧。 皮损特征:典型皮损为表浅、触痛性水疱或脓疱,其内充满稀薄的浆液、脓性液体,周围绕以红晕,可向背侧扩展并累及近端或外侧甲皱襞。自觉痛痒,无发热。 病因:为局部皮肤感染,致病菌主要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偶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4.肠病性肢端皮炎(acrodermatitisenteropathica) _ _ _ _ _ 人群:多见于2~12岁儿童,临床罕见。 病程:慢性病程,无自愈性。 部位:好发于四肢末端、会阴和腔口周围。 皮损特征:典型皮损为红斑、水疱、大疱或色素沉着。常伴其他临床表现,如脱发、夜盲、腹泻、味觉受损、生长迟缓、性成熟延迟和免疫功能异常等。 病因: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由肠道锌吸收缺陷所致。 5.钱币状皮炎(nummulardermatitis) _ _ _ _ _ 人群:任何年龄段均可受累。 病程:慢性病程,易复发。 部位:好发于腿部和上肢,躯干较少受累,基本不累及面颈部。 皮损特征:典型皮损为多发性圆形斑片,直径1~10cm,可有丘疹,瘙痒明显。急性期皮损暗红,渗出并结痂,后期干燥伴鳞屑。 病因: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与干燥、皮脂减少、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金属性接触性过敏及对气源性致敏原过敏等有关。 6.口周皮炎(perioraldermatitis) _ _ _ _ _ 人群:主要累及年轻女性,亦可发生于儿童。 病程:周期性发作。 部位:好发于口周、鼻唇沟、颊部,少数可累及额部。 皮损特征:典型皮损为小丘疹和丘疱疹,常对称发生。紧邻红唇缘的皮肤通常不受累。 病因: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可能与外用糖皮质激素相关。 7.玫瑰痤疮(rosacea) _ _ _ _ _ 人群:主要累及30岁以上成人,女性多于男性,亦可发生于儿童。 病程:周期性发作,儿童患者症状可能持续至成年。 部位:好发于面中部。 皮损特征:典型皮损为面部、鼻部或口周部阵发性潮红或持久性红斑,可有毛细血管扩张、炎性丘疹和脓疱等,症状可有灼热、干燥、瘙痒等。 病因: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可能涉及固有免疫异常、对皮肤微生物的炎症反应、紫外线损伤和血管功能障碍。 8.青少年春季疹(juvenilespringeruption) _ _ _ _ _ 人群:主要发生在儿童期或青春期早期,男孩多见。 病程:好发于春季。数周内症状可消退,次年春季易复发。 部位:好发于耳廓、面部和手背。 皮损特征:典型皮损为成群丘疹和水疱样损害,对称分布,瘙痒明显,有时伴疼痛。 病因:与紫外线照射相关。 9.疥疮(scabies) _ _ _ _ _ 人群:任何年龄段均可受累。 病程:症状通常开始于初次感染后3~6周。父母可传染给孩子,母婴传播较为常见。 部位:好发于皮肤皱褶,而婴幼儿常有手掌、足底和整个手指受累。年龄非常小的儿童可有头部受累。背部相对不易受累。 皮损特征:典型皮损为小丘疹、丘疱疹,易擦破,顶端血痂。另有浅灰色、微红或褐色细线。瘙痒严重,夜间加剧。儿童皮损炎症常比成人更重,常有水疱或大疱。 病因:寄生虫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通过密切接触而传染。 10.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disease) _ _ _ _ _ 人群:常见于5岁以下儿童。 病程:常于7日内自愈。 部位:好发于手掌、足跖、臀部和口腔(如舌、颊黏膜)等处。好发于夏秋季。 皮损特征:典型皮损为斑疹、斑丘疹,逐渐进展为水疱,水疱易破形成浅溃疡,常无瘙痒或疼痛。口腔病损疼痛,可能妨碍摄食。常伴发热和咽痛。 病因: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疹性疾病。 11.疱疹性瘭疽(herpeswhitlow) _ _ _ _ _ 人群:好发人群为吸吮拇指的儿童及反复暴露于感染者分泌物的从业者。 病程:常有自限性,在2~4周内消退,但也可能会复发。 部位:好发于手指远节指骨,大多累及单根手指,很少累及足趾。 皮损特征:典型皮损为红斑基础上的水疱,随后可融合成大疱,疼痛明显。疱液可形成浑浊的蜂窝状外观。可呈紫罗兰色或暗灰色外观。 病因:由单纯疱疹病毒1型(60%)或2型(40%)侵入破坏的皮肤屏障所致。 12.念珠菌病(candidiasis) _ _ _ _ _ 人群:婴幼儿为好发人群之一。 病程:起病较急,常无自限性。 部位:好发于小儿皱褶部位。 皮损特征:典型皮损为边缘清楚的红斑及丘疹,互相融合成不规则的片状。如发生水疱及脓疱,则可形成湿疹样变。 病因:由白念珠菌感染所致。 13.难辨认癣(tineaincognito) _ _ _ _ _ 人群:好发于儿童。 病程:病程长,无自限性。 部位:好发于面部,亦可见于四肢、躯干。 皮损特征:典型皮损为环状或多环状红斑,伴丘疹、丘疱疹或脓疱,常有鳞屑,中央有自愈倾向,边缘界限清楚。 病因:主要是由于原发疾病经不规则治疗或误诊而使用糖皮质激素,导致临床症状不典型。 14.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cellhistiocytosis) _ _ _ _ _ 人群:好发于小儿,男多于女。 病程:皮损常出现于婴儿期或儿童早期。 部位:好发于腹股沟、腋窝、肛周等间擦区和头皮。 皮损特征:典型皮损为红/橙色或黄/棕色有鳞屑的丘疹、糜烂或瘀斑,可表现为脂溢性皮炎或尿布皮炎。除皮肤表现外,患者还可能存在骨骼病变、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和贫血。 病因:一种较少见、临床表现多样、可能危及生命的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 医院皮肤科 杨希川教授审核 图片来源: 图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