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生活越来越好,人人都愿意花钱买健康, 毕竟预防大于治疗嘛, 补益中药、补品,几乎家家都备了点, 可是有些好东西啊,别人吃着是好, 但你吃了也许就成了伤身的“毒药”: 历史上, 咸丰皇帝就因为吃了不适合自己的补品,而命丧黄泉的。 再好的补药,也要适合自己才能吃, 否则名贵补品就会变成夺命毒药。 下医院名医共同梳理的一份提醒, 万友都应该看看! 红枣再好,4类人千万不能吃一日吃仨枣,一辈子不显老。 大枣性味甘温,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 但是,有些人用大枣进补, 有时非但起不到保健作用,甚至还会帮倒忙。 痰湿偏盛者这样的人常表现为舌苔厚腻、口甜或口中发腻、食欲不振,平时常感觉胃部胀满,严重者会伴有头晕、恶心、呕吐、眼睑及面部浮肿等症状。 大枣的滋腻之性容易助湿,使得痰湿停留在体内难以清除,进而加重上述不适。 这种体质的人更适合吃薏仁、红小豆、山药、丝瓜等健脾利湿的食物。 容易上火的人这类人体质偏热,经常出现便秘、口臭、咽喉牙龈肿痛等上火症状。 而大枣性味甘温,偏于温补,若大量食用,犹如火上浇油。 感冒初期患者感冒初期,入侵人体的风寒或者风热之邪正盛。 若此时食用大枣,其黏腻的性质常常会导致邪气滞留,造成“闭门留寇”的后果,使得体内的病邪难以驱除,不利于恢复。 糖尿病患者大枣含糖量较多,会使糖尿病患者血糖增高,病情加重。因此,血糖高的人不宜多吃大枣。 三七好处多,但不是人人皆宜三七,又称“田七”, 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等功效, 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咯血、便血、跌扑肿痛等, 也可被制成中成药如三七疏通胶囊, 治疗中风等脑血管疾病及其后遗症等。 三七平时可以作为药膳服用, 比如三七配人参: 三七1.5克、人参2.5克,一起打成粉, 每天晨起用毫升的温开水冲服, 一般7~10天为一疗程。 主要适用于脾气虚弱、不能摄取“血气”, 让“血气”无法在经络中循环的人, 对平稳血压、血脂等也有一定益处。 三七还可用于炖鸡: 三七10克、雌鸡1只、 生姜少许加黄酒隔水炖1.5小时, 一周喝一次。 有很好的补气益血的作用, 适用于气血虚者。 但三七治疗疾病也好、作为药膳也好, 并不是人人皆宜, 如心脏传导功能不良者、阴虚口干者、阴虚导致的血瘀痛经、崩漏等证者、孕妇以及妇女月经期、哺乳期均当慎用。 此外,少数患者服用三七及三七制剂后 可能出现口干、头昏、失眠、恶心、呕吐, 有出血倾向(痰中带血,鼻、牙龈出血,月经过多), 甚至诱发食管炎、过敏性药疹、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紫癜等, 这时应马上就医,密切观察。 枸杞:血压高者不宜吃枸杞有养阴补血、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功效。 诗人陆游老年时两眼昏花,就常吃枸杞, 还留下“雪霁茅堂钟磬清,晨斋枸杞一杯羹”的诗句。 一些人家里常备枸杞, 用来泡水、煮粥,甚至每天都干嚼几颗。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枸杞。 枸杞滋补的同时有温热身体的效果, 所以体内有湿热及痰湿中阻的人, 表现为高血压、性情急躁爱发脾气、 平日里大量吃肉而满面红光的人, 以及感冒发烧、身体有炎症、腹泻的人, 都最好别吃, 否则不但达不到养生效果,还可能加重病情。 其次, 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人, 在炎热的夏季不宜吃枸杞, 否则会出现食欲下降、胃脘满闷或吐酸水等现象。 另外, 枸杞含糖量较高, 糖尿病患者不宜过量服用。 枸杞的最佳吃法是生吃, 就是将枸杞用流水冲洗干净后放在嘴里干嚼, 使其中的有效成分吸收得更加充分。 提醒用枸杞保健需要常期少量吃, 不可一次大量食用, 健康成年人每天吃20克左右比较合适, 治疗用可增加到30克。 人参:常失眠者不适合吃人参是百草之王。 能强心,保护心肌,调节血压、血脂和血糖, 调节神经系统,提高记忆力。 人参的正确用法从小剂量开始服用,慢慢增加,每天2~3克切片含服,让有效成分慢慢溶解在唾液中,最后连药渣一道吃下去。 还可泡水、泡酒喝,研成粉末吃。 禁忌本身有失眠、神经衰弱、精神疾患、血压高、肾功能不全的人不适合服用,以免加重症状。 有胃肠疾病、结石的病人应慎用或遵医嘱少量服用; 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一般不主张服用人参,如果确实气虚,可在中医的指导下服用。 人参吃过量会导致“人参滥用综合征”,出现神经兴奋、失眠、血压升高等症状,也有人表现为抑郁、食欲减退、血压过低、过敏等。 海参:脾虚便秘者不宜吃中医认为海参是温性食物, 能够补肾益精,养血润燥。 海参的蛋白质易于吸收、消化, 很适合身体虚弱的老人、术后患者。 一般来说,阳气虚弱者, 在冬季变现为手足冰凉、夜尿频多等, 适当进补可祛除寒气、增强体质。 儿童属稚阳之体,不宜吃海参进补,只能偶尔作为食物吃; 另外,脾胃虚弱、痰多便秘者,口腔溃疡或肝火旺者也不能吃; 有海鲜过敏史或皮肤病的人,更应谨慎。 蜂蜜:三种人不适合喝蜂蜜甜味可口营养丰富, 常服脸色红润、解除疲劳、滋阴壮阳、 现代医学证明蜂蜜内服 可治疗心、肝、脾、肾、肺、肠等器官疾病。 外用可治疗烫伤、冻伤以及滋润皮肤。 未满一岁的婴儿不宜吃蜂蜜。 婴儿胃肠功能较弱,肝脏的解毒功能又差, 尤其是小于6个月的婴儿, 使用蜂蜜可能引起中毒, 症状常包括便秘、疲倦、食欲减退。 1岁以上的婴幼儿喝蜂蜜也要慎重, 食用的量与大人相比要适当减少。 糖尿病人不能服用蜂蜜。 蜂蜜的升血糖作用特别明显。 从这一点来看,糖尿病人是不能服用蜂蜜的。 肝硬化患者不能喝蜂蜜。 一般来说乙肝患者非常适宜喝蜂蜜, 因为蜂蜜提供的单糖不需要肝脏分解合成, 可以降低肝脏的负担, 但是肝硬化患者却不能喝蜂蜜, 因为会加重肝脏的纤维化。 西洋参:容易水肿的不宜吃西洋参虽然适用人群很广, 但如果药不对症,也会起到反作用。 中医认为,西洋参属于凉药,宜补气养阴。 如果身体有热症, 比如口干烦躁、手心发热、脸色发红、身体经常疲乏无力, 使用西洋参类补品可以达到调养的目的。 反之,若咳嗽有痰、口水多或有水肿等状态时, 就应避免服用西洋参,否则就会加重病情。 另外,一些胃寒湿者也不宜服用。 西洋参不利于湿症,服用时还要考虑季节性。 春天和夏天气候偏干, 比较适合服用西洋参,不宜服用人参或红参; 而秋、冬季节更适宜服用人参。 相对于人参, 西洋参的补气作用温和许多,也不似人参温燥, 所以对量上没有特别的要求。 每天含4~6片,相当于生药不超过5g, 一般不会产生副作用。 在吃法上, 要注意最好不与浓茶或咖啡一起服用,以免减轻功效。 阿胶:感冒咳嗽应停用阿胶作为传统中药, 有滋阴补血、安胎的作用, 可治疗血虚、虚劳咳嗽、吐血、便血、妇女月经不调等, 对虚劳贫血、咯血、胎产崩漏等症有良好疗效。 阿胶虽好,但也不能乱吃。 一般每天3~10克为宜, 如果患有感冒、咳嗽、腹泻等病或月经来潮时, 应停服阿胶,待病愈或经停后继续服用。 湿热、脾虚人群, 以及面红、烦躁、肿胀、腹痛、便秘、 尿少而深黄的人群, 在调理的方剂里面不适合使用阿胶。 阿胶滋腻,脾虚者消化功能不好, 一般不建议吃,以免加重症状。 薏米虽好,三类人不能吃薏米营养丰富,祛湿效果一流, 被誉为“生命健康之友”。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薏米有防癌的作用。 适用量:每餐50-克。 不过,薏米性寒, 长期食用会让虚寒体质的人身体又愈加冷虚, 导致体质偏弱,经期月经不调等问题出现; 备孕的人和孕妇不要吃, 否则很容易导致胎儿流产。 维生素:5种病不能吃对于维生素, 很多人每天当作很好的补剂来吃。 然而,多项研究发现, 即使是补剂,也非人人适合。 下面是不同疾病应该躲开的补剂清单—— 牛皮癣:避免维生素A牛皮癣常规药物类视黄醇是维生素A的衍生物, 进入体内后会储存在肝脏内, 过量服用(男性每天超过0.7毫克,女性每天超过0.6毫克) 会在体内产生毒素, 导致结膜炎、脱发和皮肤病恶化。 心脏病:别过量补维生素E和钾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 一项为期7年、涉及1万名心脏病患者的大规模研究发现, 心脏病患者大剂量补充维生素E(每天国际单位,相当于毫克), 心脏衰竭及发病后住院危险分别会增加13%和20%。 过量补钾(每天超过毫克)会增加心悸和心律失常危险。 糖尿病:避开维生素B3糖尿病患者大量补充维生素B3(男女每天分别超过17毫克和13毫克)会导致血糖升高, 补充剂量越大,造成的血糖问题就越严重。 骨质疏松症:避免维生素A和磷。血液中磷水平过高(补剂超过0毫克/天)会导致骨骼钙质流失,加重骨质疏松症危险。英国健康指南建议每天补磷不超过毫克。大剂量补充维生素A与骨骼矿物质密度降低密切相关。每天补充维生素A超过1.5毫克,骨质密度降低危险增加6%—14%。目前男女维生素A日推荐量分别为0.7毫克和0.6毫克。 胃溃疡:避开维生素A。研究发现, 补充维生素A的同时服用治疗胃溃疡药物, 会严重削弱后者的药效。 六味地黄丸:阳虚火旺不吃说起六味地黄丸, 很多人把它当成补肾壮阳的补药用来常年进补, 一旦觉得有点腰酸背痛,就认为自己肾不好, 有事没事就吃几瓶六味地黄丸补一补。 六味地黄丸只适合阴虚患者, 并不适合气虚、阳虚的患者。 肾阴不足的人, 特别是中年人才适宜服用, 通常伴有口干舌燥总想喝水, 同时还有头晕目眩、腰膝酸软、失眠心烦、睡觉出汗、手足心热、脑空耳鸣等症状才行。 如果是年轻人或者肝脾湿热、肺热的人 服用六味地黄丸,不但会加重湿热, 还会导致口舌生疮、小便发黄等现象, 还可能越补身体越不适,甚至使原有病情加重。 乌鸡白凤丸:偏胖不宜吃乌鸡白凤丸的功效主要是益气养血、补气活血, 用于调理一些妇科疾病症状包括月经不调。 但月经不调分很多种, 乌鸡白凤丸主要适合于气血亏虚的月经失调。 如果身体有湿热、瘀血等其他情况者, 就不能服用乌鸡白凤丸。 因为不适合的人长期服乌鸡白凤丸可能引起其他疾病, 如干扰正常生理周期,造成月经紊乱。 身材偏于肥胖者勿盲目服用乌鸡白凤丸, 因为身材偏于肥胖的妇女月经失调 主要是由于痰湿阻络、络脉不通所致。 如果盲目服用乌鸡白凤丸补虚, 反倒滋腻碍脾,助湿化热, 不但无法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而且还会加重病情。 另外,乌鸡白凤丸火气较大, 普通人夏天最好少吃或不吃。 再说两句 吃得好是补药,吃不好变毒药! 补品虽好,还是要根据自己的体质来使用, 千万不要盲目的胡乱使用补品, 没有效果那还是小事,甚至可能致病又致命! ⊙注:本文由“万病不求人”综合编辑,为爱分享,禁止未授权转载。 白癜风专项援助活动中药治白癜风的药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