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分享嘉宾:辣妈许炜铮医师

牙齿是一个人的门面,妈妈们你可知道?而这个门面的好与不好,与婴儿时期长出的一颗牙齿有很大关系。

美国牙医协会(ADA)曾提出“年轻的父母应在宝宝长出第一颗牙齿的6个月内带宝宝去看牙医,最迟不应超过1周岁大“。

妈妈应时刻注意宝宝牙齿的健康问题,宝宝出生后的口腔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将会直接影响到宝宝健康以及将来的语言能力发育。比起让孩子们“害怕”地去治疗,提早有预防意识至关重要哦!

儿童口腔保健理念,是一个机功能训练的理念,如果在发育阶段好好护理,及时发现一些不良的习惯问题且及时纠正的话,孩子便可以免去以后再次做矫正和治疗的痛苦。?

在年,我们国家做了一个针对全国五周岁儿童蛀牙患龋率的流行病学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有66%的患龋率,这说明了全中国五周岁儿童中有2/3是患有蛀牙的,但在发达国家中这样的概率是非常低的,因为有很好的理念的科普,所以今天我想为家长们做好一个预防大于治疗的儿童口腔科普。

目前儿童口腔现状

很多家长还停留在乳牙是不需要治疗是可以替换的理念上,但是其实这个理念早应该更新啦!

首先宝宝如果有蛀牙的话就会影响他的消化吸收能力,同时对他的心理发育也会造成影响。幼儿最容易患的奶瓶龋,也就是门牙那一排,也会影响平时进食,而且旧的牙胚牙齿不好的话新牙长出来的牙胚也会直接埋到骨头里受影响。所以正确的观念是当宝宝长出第一颗牙齿的时候,也就是6个月左右,医院检查。

在美国,每一个小朋友在出生的时候都会拿到一本手册,第一页上面就会有有关于口腔科普的建议,说明了在您的孩子一周岁生日前,通常是6个月长出第一颗牙的时候去给牙齿做有效的护理和保护,在两三岁的时候建议给孩子做“窝沟封闭”,这样就可以极大的降低患龋率。

图片里显示的是健康牙齿的五个标准和两个宝贝洁白健康的牙齿,如果您的孩子乳牙蛀牙了,千万不要认为是可以替换不需要治疗的。首先,会影响美观,其次对新牙的牙胚也会有直接的影响,一般换牙是在儿童七到八岁的时候,所以在幼儿时期,要给孩子进行及时的治疗。

上图是我经常接触到的临床症状,这位小朋友是我前几天接受的一个全麻的病人,导致如此严重的病症是因为夜奶的习惯以及平时不好的喂养习惯,同时家长并没有在小时候进行很好的口腔保护。

说到龋齿蛀牙,其实等到家长发现宝宝的牙齿黑,也就是表面有一点黑的时候,那就说明牙齿内部肯定出现大问题了,医院,所以建议家长每三个月复查一次,在发现小医院接受治疗,特别是牙根牙缝中的黑点,一般在这下面的蛀牙面积会比较深比较严重。

第一张图片显示的问题不仅是前门牙内侧和外侧蛀牙,且另外的牙齿上的白斑也表现出了脱矿的情况,这多半是由于不良的夜奶习惯和不好好刷牙引起的。

第二张图片显示的就是我刚才描述的表面是一个小黑点,但其实蛀牙在内部面积已经非常大的情况,所以家长必须做到及时治疗。

那么在临床上经常有家长会问我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不给自己的孩子吃糖,他还是会出现蛀牙的情况呢?其实我想跟家长强调的是哪怕只是平时生活中正常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进食,最后分解的终极产物都是葡萄糖,糖类和细菌相互作用产酸,沉积在钙化组织的牙齿表面的话都会引起牙齿的腐蚀。如果甜度过高,细菌过多,那么最快的速度是6-8个小时甚至是一夜之间都会产生蛀牙。如果平时吃很多巧克力糖或者饼干的话,更容易引起蛀牙。

这张图就显示了龋齿发病从早期到最后牙髓炎的整个过程,我们可以看到牙齿里红色的部分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牙神经,如果孩子在早期不进行治疗,蛀牙便很有可能烂到牙神经,这种情况孩子就会更痛苦。

现在的小朋友蛀牙情况已经普遍低龄化了,我们称之为ECC低龄儿童龋,也已经得到了世界牙科组织的高度重视。

所谓的ECC低龄儿童龋人群是定义为0-5周岁的学龄前儿童,我们VIP诊所接受过最小年龄的儿童有10个月大的。

图片中显示的是奶瓶龋,所谓的奶瓶龋是一种由婴儿睡眠时不断吸吮奶瓶而造成的龋齿,医学上称为奶瓶龋(又称哺乳龋),表现为上颌乳切牙(即门牙)的唇侧面,及邻面的大面积龋坏,牙齿患龋病后不能自愈(即不能再长好)。由于乳牙的钙化程度低,因此患龋后病情进展迅速,破坏面积广,并且治疗效果差。因此积极预防是非常重要的。

解决方式中第一项提倡母乳喂养,当然母乳喂养不代表不会蛀牙,而是相对于甜度糖分比较高的奶粉,母乳喂养会出现蛀牙的几率比较低,但母乳依然是高蛋白的产物,蛋白质的最终分解物依然会造成蛀牙,因此一定要提倡母乳后的口腔清洁,需要刷牙,而且需要戒掉夜奶和奶睡的不好习惯。

到了孩子大点的时候,如6周岁左右,我们又会发现另一个问题:乳牙滞留,就是我们平时看到的双排牙。原因可能与孩子的饮食习惯如吃的太过于精细,牙齿在平时没有得到锻炼等情况造成的。正常的乳牙在换牙的时候牙根会完全吸收并自行脱落,如果您的孩子有这种双排牙医院做拔除的治疗,这样才能引导新的牙齿长到正常的位置,同样也针对于下排牙齿出现相似的情况。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我们上图能看到的:色素沉着。图片中的小孩是低于三周岁的,但是牙齿上有明显的色素,色素的沉着会增加龋齿概率,增高龋齿的风险,我们应该用专业的儿童机器把牙齿上的色素去除,定期给孩子的牙齿进行保养和涂氟,当然,更要有正确的口腔卫生习惯来防止色素的再次沉积。

上图显示的问题是:反咬合,俗称地包天。这种情况家长不能等到换牙后再矫正,应该早发现早治疗。不然会影响到以后上颌骨的发育,造成大众所称之为的瘪嘴,影响美观。

三周岁以下的孩子如果有这样的问题,我们会建议医院做复查,进行一些有效的肌功能训练及方法,不用花钱但可以解除牙齿反合的状况。对于三周岁以上也就是幼儿园的小朋友,医院做一个活动的矫治来解决这个问题。

儿童口腔保健用品的选择

首先,在孩子六个月长出第一颗牙齿的时候就应该为孩子使用牙刷刷牙,这时候可以使用图片中看到的小头软毛牙刷进行清洁,而不是指套牙刷,因为在长牙后指套牙刷对于细节的清洁效率已经不高,指套牙刷一般是用在没有长牙之前,起到的作用是清洁和按摩牙龈。

其次,需要避免吃手,这里说的是四周岁以后的情况,而不是之前的口预期,医院进行阻断治疗。

第三,避免奶瓶龋,躺着喂奶也是家长普遍容易犯的问题,因为躺着喂奶的时候会孩子会因为吮吸力度不够不自主的引起下巴的前伸,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地包天“。而且也很有可能造成整个面部形态的改变。

第四,一周岁后我们不建议长期使用安抚奶嘴,在临床上我们会接触到有些病人因为长期使用安抚奶嘴造成上下门牙之间产生奶嘴圆形的痕迹,这个时候家长医院进行早期的矫正来改变这个不良的咬合习惯,避免孩子长大后依然长时间的频繁使用。

2-6周岁牙刷的选择,为什么是2-6周岁,是因为2周岁的时候宝宝的大牙和尖牙都已长出,这个时候作为家长一定要使用手柄比较长的牙刷,体位也很重要,需要躺着刷牙,这样才能从一个牙医的角度来对牙齿做比较好的清洁。

同时,根据研究表明,牙刷头的形状最好是波浪形的,因为这种牙刷的清洁度会比较高。

当接近三周岁的时候,宝宝的最后一颗乳牙大牙会长出,在临床上经常会有一些宝宝出现牙龈出血状况,还伴随着牙龈肿痛,其实90%都是由于口腔卫生没有做好引起的,那么为什么特别难清洁的,因为这个位置正在长牙,一般的牙刷不能很有效的清洁到,我建议家长使用单数刷,也就是图片上从右往左数的倒数第二个刷头,非常小的毛刷。用这个牙刷清洁后会不容易引起食物的残留,同时对于牙齿炎症的消除也非常的有作用。

不同阶段要给宝宝使用比较合适的牙刷,如果宝宝拒绝被刷牙,父母可以自己拿一只牙刷,同时也给宝宝一只手柄较短的牙刷,一起配合着刷牙,但是宝宝的牙刷基本是给他起到启蒙和爱上刷牙的作用,主要的清洁工作还是需要父母来完成的。

那么问题又来了,有很多家长都会问我,我们的孩子到底能不能用电动牙刷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声波的电动牙刷的清洁效率更好,清洁起来也会更加细腻一些。

但是五周岁甚至七周岁的孩子是不会自己使用电动牙刷的,因为电动牙刷的震动频率很大,如果孩子在没有家长的监护下自己使用电动牙刷,万一操作不好,摔倒或者用力过猛,都会引起口腔粘膜的伤害。所以儿童电动牙刷也必须是家长来操作使用帮助孩子清洁的。

接下来说一下牙膏的选择及用量:在这之前我已经反复强调孩子在长出第一颗牙齿的时候就需要开始刷牙也需要使用含氟牙膏。

但是家长普遍都会担心氟的含量会过高,我曾经测过农夫山泉的含氟量是0.2,而正常的含氟量是0.7,在我们国家除了少数地区比如徐州一个矿区和山西一些矿区的饮用水含氟量会高一点,大多数地区城市矿泉水和自来水的含氟量是不够的。那么正常情况下我们使用一定正确量的含氟牙膏对孩子来说是没有危害的。

根据上图显示,三周岁之前的孩子使用的牙膏量基本就是一颗米粒的大小,也就是左图的量,而三周岁后使用的牙膏量为右图豌豆大小。

当然三周岁不是一个硬性标准,是一个参考标准,比如您的孩子在三周岁的时候如果还不能很好的漱口和吐水,那么我们建议牙膏用量要比豌豆粒稍微少一点;如果您的孩子在两周半左右的时候已经能够很好的完成漱口把牙膏有效的漱出,而同时又处于龋齿率比较高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比米粒稍微增加一点的牙膏量。

巴氏刷牙法,平时的饮食习惯及不良习惯

这里要介绍的是巴氏刷牙法,可能很多家长还停留在上下刷牙的层面上,但其实最有效的正确的刷牙方法叫做巴氏刷牙法,刷牙不仅仅在牙齿表面,还应该注重刷牙齿和牙龈交接的位置。这个位置是最容易有牙细菌的。

正确的巴氏刷牙方式为:

选择软毛牙刷,将牙刷与牙长轴呈45°角指向根尖方向(上颌牙向上,下颌牙向下),按牙龈-牙交界区,使刷毛一部分进入龈沟,一部分铺于龈缘上,并尽可能伸入邻间隙内,用轻柔的压力,使刷毛在原位作前后方向短距离的水平颤动10次。颤动时牙刷移动仅约1mm,每次刷2~3个牙。在将牙刷移到下一组牙时,注意重叠放置。

前牙舌腭侧如牙弓狭窄可将牙刷垂直,压刷毛进入龈沟及邻间隙约45°角,对着牙长轴作短颤动。颌面的刷牙动作是将刷毛紧压颌面,使毛端深入点隙,作前后牙方向的颤动。整一个过程大约需要三分钟。

在选择好口腔保健用品后,我们还要注意到孩子的饮食环节,怎么样的健康饮食才更理想,减少蛀牙的概率呢?我们需要提醒孩子多吃蔬菜水果,同时控制糖分的摄入。在这里我需要告诉家长糖分和隐形的糖分,当您带孩子去超市购物的时候买了很多零食和他喜欢的面包之类的小食品,其实这些食品中一半以上都含有隐形的糖分。同时在来自世界各地的一些著名的食品中也同样会含有这样的隐形的糖。

上图图片中,饼干薯片等碳水化合物的含糖量和热量都很高,巧克力也含有大量糖分,蛋糕面包和冰淇淋爆米花也同样含有很高的隐形糖分,都会引起蛀牙,所以我们不仅要对孩子的饮食中进行糖果的控制,对于这种隐藏的糖分的食物也需要合理的选择和食用量的控制。

这个图中列出的一些不良习惯以及不利因素也是普遍存在的,如果家长能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早期,尽早的做一些纠正,例如有些孩子习惯晚上张口呼吸,这时候家长其实只需要用手稍微轻捏一下孩子的嘴唇让其闭住并且使用鼻子呼吸,给嘴巴有一个肌肉记忆,其实是非常好改善的。

同时咬手指和咬下唇这些不良习惯都会引起牙齿不整齐以及一些口腔和面部发育的异常,各位家长都要特别重视。还有个别扁桃体肥大的孩子可能就是因为长期用嘴巴张口呼吸导致的,如果有孩子在看电视的时候微张嘴巴,在睡觉的时候也张着嘴巴,都需要引起注意。

对于一些过敏性哮喘的孩子我们要及时配合耳鼻喉科的医生,给孩子一些适当的治疗,然后尽量帮助孩子用鼻子呼吸。

窝沟封闭,涂氟及定期复查

接下来为大家科普窝沟封闭,那么关于窝沟封闭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又应该在孩子多大的时候做封闭呢?

一般情况下是在孩子的乳后牙长出,也就是三周岁左右,八颗乳后牙长出的时候,可以进行窝沟封闭。

从上图中可以看到大牙的表面是有高高低低的窝沟点隙的,它不是一个平面,这种情况下孩子在进食的时候很容易有食物残渣的卡在牙齿上,如果没能及时的清洁就会引起蛀牙,所以我们需要用一种物理性的材料,把牙齿表面的窝沟点隙进行填平使之光滑,这样就不会造成食物的残留,这就是窝沟封闭的原理。

同时窝沟封闭能够降低龋坏的发生,但不能阻断龋坏的发生,如果小朋友没有刷好牙还是有可能引起蛀牙的发生。

另外一次做窝沟封闭的最佳年龄是在六周岁左右,因为在这个年龄孩子会长出一颗六齢牙,这颗牙齿是一旦长出便无法更换的,会伴随孩子的一生。

在杭州的大部分学校都会给孩子免费做窝沟封闭的机会,在这个时候家长可以及时给孩子进行窝沟封闭来降低六齢牙的龋坏。临床上的数据显示,95%的恒牙龋坏都是从这颗六齢牙开始的。

在孩子十三周岁左右的时候,孩子会有第七颗长出,医院做一次窝沟封闭。

涂氟,是一个比窝沟封闭简单的操作,我们要根据孩子的龋齿风险评估的结果来进行每年的涂氟。一般根据杭州地区的水质和孩子的龋坏程度,很医院进行四次涂氟,也就是每三个月一次。

定期复查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临床中会遇到有些家长会以为一次性的把孩子口中的十几颗牙齿都看好后就可以一劳永逸了,而不再进行复查,这样是非常不正确的,因为总会有同一颗牙齿不同的部位会没有做到有效的清洁而被牙细菌侵蚀。

因医院做一次复查和一些常规的保健,不然可能到了一两年之后,同一颗牙齿的不同部位也会发生新的问题。

最后,为大家总结牙防5步曲,感谢大家的聆听。让我们一起呵护宝宝的牙齿口腔健康吧!

尚课无忧平台全面升级,

根据STEAM(美国素质教育理念)研发课程,

打造专业亲子教育平台,

更多惊喜,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gbokw.com/kjscys/2339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