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越来越多的人都知道了定期洗牙的重要性,洗牙也成为很多人保健口腔的必备项目。但还是有不少人对洗牙仍存在误解。临床上,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医生,我的牙本来没事,洗牙后反倒不舒服,是不是牙被洗坏了?”

 

什么是洗牙?

  

  “洗牙”的医学术语为“洁治”,“洁”指去掉牙面的细菌和牙石、色素等牙垢,“治”是说明其中对治疗牙周病的作用。一般是通过洁牙机头的高频震荡或手工器械去除粘附在牙齿表面的牙石,软垢,色素等。

  洗牙对牙龈炎、牙周病来说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手段,尤其对一些牙龈局部炎症引起的出血具有明显的疗效。

洗牙的常见误区

  

1、刷牙很认真,不需要洗牙

 

  有人认为每天认真刷牙,就不用洗牙了,这个观点是不对的。

  菌斑的生成速度很快,在彻底清刷后的半小时内即会有新的菌斑形成,在30天内可达到最大量。而且多数人并没有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只是根据自己的习惯进行牙齿的清洁,难免有些部位刷不到位,尤以牙缝处和下前牙里面(舌面)为甚,久而久之即成为牙结石。

仅靠刷牙,一般很难把牙齿上的脏东西完全刷掉。这时候必须要借助牙医的专业工具,来一次彻底的大扫除。成年人如果还没有洗过牙,医院做一次洁治,而且最好半年做一次。

2、洗牙后牙齿会变白

  

  有的人错误的认为健康的牙齿是纯白色的。事实上,正常牙的结构是一层较为透明的牙釉质内包含有淡黄色的牙本质,因此能够透出部分牙本质的颜色,所以正常牙的颜色应该是略带黄色的。

  在日常的使用中牙齿表面积累的一些色素会使牙的颜色看起来不美观。洗牙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将这些色素最大程度地去掉,所以在经过完善的洗牙后,由于这些沾上去的色素被很好地去除,牙齿会暴露其本身的颜色,即淡淡的黄色。

  洗牙后牙齿会有一定程度的变白,然而作为一种预防及治疗牙周疾病的手段,洗牙使牙齿变白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

3、洗牙会损害牙齿

  

  洗牙确实不好受。因为牙石容易生长在那些不易清洁的位置,比如牙齿和牙龈的交界处。而这个部位,本身就较为敏感,即使在没有牙周病的情况下,用金属器械触碰这个位置,也会引起一定的不适。

  专业的洁牙对牙齿是没有损害的。正常的牙齿表面是一层牙釉质,硬度非常高,完全可以忽略洗牙造成的影响。抛光用的橡皮轮材质较软,更不会对牙齿造成磨损。

4、洗牙会导致牙缝变大

  

  很多人洗牙后都觉得牙齿松动了。那是因为洗牙前,牙石在牙齿周围积聚,像水泥围墙一样将牙齿牢牢定住。而实际上,在牙石压迫和慢性炎症的作用下,牙龈已经萎缩了。这个时候,把牙石洗掉,牙齿在松塌塌的牙龈里,站得稳才怪。

  牙石的堆积、牙龈的炎症会导致牙龈的局部肿胀填塞牙缝,而洗牙后去除了牙石,牙龈肿胀逐渐消退,所以牙缝就变得明显了。

  不过牙石去除后,能终止牙周炎的进展,让牙齿不再继续松动。虽然短期内会感觉牙齿松动,但随着后续的治疗,以及炎症的消除,牙齿周围的根基会重新坚固,这种松动会改善。

  也就是说,洗牙实际上是有利于牙齿稳固的。

5、洗牙会导致牙齿敏感

 

  洗过牙之后,很多人都反映牙齿变得比原来敏感了。请注意如果你真的有这样的感觉,首先应该庆幸自己有及时洗牙!因为出现这个症状,表示你的牙已经出现了问题,如牙体疾病(龋病、缺损、隐裂)或牙周疾病等。

  洁牙是牙周病的基础治疗方法,也是最重要和有效的治疗方法。如果牙周已经出现了问题(如牙龈出血、牙周萎缩等),却因为害怕敏感而不敢不愿洗牙,牙周病会进一步发展,最终造成牙齿松动脱落。如果是健康的牙齿,即便是洁牙后产生了敏感症状,这种症状通常会在洁牙后一周内逐渐消失。

专家推荐

从事口腔临床工作36年,热爱口腔诊疗工作,兢兢业业的工作在口腔一线,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带出了过硬的口腔诊疗队伍,为一方百姓的口腔健康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李申主任奉行一生的是优秀的职业操守、求精的诊疗技术。对患者极端负责是他行医的基本准则。他重视口腔卫生及牙齿保健常识的宣教,口腔常见多发病的诊疗以极致为标准。对颌面外伤、口腔外科、口腔内科、口腔修复、全瓷修复、烤瓷、铸冠等有丰富的经验。标准化根管治疗在当地率先开展。各种类型龋齿、牙髓炎、根尖周围炎、牙周病、牙结石以及各类口腔黏膜病变,认证准确,处理得当。特别是在创伤口腔的诊疗方面有成功经验及独到见解。

如您身体有任何不适,可点击“阅读原文”立刻咨询

↓↓↓









































刘云涛
刘云涛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gbokw.com/kjscby/11968.html
------分隔线----------------------------